《史记·晋世家》记载:“(晋顷公十二年,公元前514年)晋之宗家祁傒孙、叔向子,相恶于君。六卿欲弱公室,乃遂以法尽灭其族,而分其邑为十县,各令其子为大夫。晋益弱,六卿皆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县国并行已经确立 | B.政治和血缘纽带日益加强 |
| C.维护了君主的权威 | D.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
“湿耕泽锄,不如归去”,“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这种言语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什么优良传统()
| A.男耕女织 | B.精耕细作 | C.自给自足 | D.小农经济 |
1917年7月,俄国临时政府下令向德军发起进攻,结果俄军损失惨重。同年9月,俄军最高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反政府叛乱,派兵进逼彼得格勒;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下,首都几万名工人武装起来保卫首都并最终瓦解了叛乱军队。这些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结果是()
| A.催生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 B.临时政府日益陷入困境 |
| C.为第一届人民政府成立创造条件 | D.推动民主革命深入发展 |
2010年度中国“十大流行语”排行榜上,排在前面的有“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低碳”、“微博”等,如果1871年的法国也有一个“年度十大流行语”排行榜,你认为能够进入排行榜的应是()
| A.普法战争、公社 | B.一票共和、新宪法 |
| C.里昂起义、圣西门 | D.革命、拿破仑 |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高潮也有低潮。下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力量变化趋势的描绘,较为准确的是()
“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 B.井冈山时期 | C.延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