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中国)“选举法”修订,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1995年修改选举法时,将这一人口数的比例修改为4∶1。2011年春进一步修改为1∶1。这表明( )
| A.我国的民主进程开始于1979年 | B.代表名额由偏向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 |
| C.农村取得了与城市平等的发展权利 | D.代表名额由偏向农村转变为城乡平等 |
有学者记载:“但在起义之初,由于条件比较艰苦,每人只头裹包巾,身穿号衣,作为义军标记……士卒及新兄弟扎红巾,官长及老兄弟扎黄巾。旅帅以下为黄布巾,以上为黄绸巾,官高一级,拖长一寸。普通百姓则包蓝布巾。”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将士()
| A.政治的平等性 | B.经济的绝对平均 |
| C.服饰的等级性 | D.打击目标的正义性 |
忠王李秀成被清军俘虏后,清方的记载说:“伪干王(洪仁玕)所编各书,李酋皆不屑看也。”李秀成和太平天国其他领导人不重视“干王所编各书”的主要原因是()
| A.军情紧急,无暇顾及 | B.该书和农民政权没有必然联系 |
| C.太平天国将领排斥西方文明 | D.太平天国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 |
孙中山先生研究了太平天国之后,得出结论说:“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该观点
| A.基本否定太平天国 | B.客观地评价太平天国 |
| C.高度肯定太平天国 | D.片面地评价太平天国 |
太平天国之所以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主要是因为( )
| A.其规模和延续时间均属空前 | B.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
| 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 D.对封建王朝的打击空前严重 |
下列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②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的一面 ③它在近代中国最早提出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主张 ④定都南京后,大兴土木成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