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缘政治是破解中西古代政治发展的关键密码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梭伦既为高贵者亦为卑贱者制订法律。他调节了贵族和平民的利益,建立了新的社会关系。恩格斯称颂梭伦是“以侵犯财产关系的办法开始了一套所谓政治革命”。
——据应克复《西方民主史》整理
材料二 (秦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自五季(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
——(南宋)郑樵《通志》
(1)根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改革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梭伦改革相比,伯里克利时期在官职人员选拔机制上有何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管理地方的政治制度,并简述该制度的政治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选官制度的变化对当时的政治影响。综合本题所有信息,指出古代雅典与古代中国政治演进结果的本质差异。
新加坡以稳定的政局、廉洁高效的政府而著称,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
材料一摆脱英属殖民地地位及“星(新)马”合并后,马来西亚联邦政府与新加坡自治邦政府在经济等多项政策上很快就产生严重的分歧。双方多次协商未果,导致新加坡最终在1965年被驱逐出马来西亚联邦,并于8月9日被迫宣布独立,世界对新加坡是否能继续存在表示疑问。
材料二新加坡主要汲取儒家的君子品格的价值观,这是与新加坡道德教育直接相关的基本因素。新加坡结合自己的国情,赋予“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以新的内涵,把他们理解的重整体、重义务、重责任的儒家伦理进行现代转化,而提出了作为他们国家意识形态的共同价值观。
——龚群《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
材料三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于2014年2月15日举行了第47届悼念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祭礼。总商会希望借这个悼念仪式让新加坡年轻一代牢记日本占据时期的悲惨日子,同时让人民了解自由与和平的可贵,以及全面防卫的重要性。
材料四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以立法形式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集中反映中国人民的意志。
材料五 1978年邓小平访问新加坡的时候,基本上就在构思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直到南巡以后,正式提出向新加坡学习。早期,中国对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感兴趣;后来97、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又对新加坡的金融制度感兴趣;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时对工业园区感兴趣;到了天津生态城,是对新加坡的环境与生态发展感兴趣。
新加坡作为一个华人社会,如何构建出了清廉的政府和法治的社会?当然很多官员都说,那么小个国家我怎么学?我觉得那都是借口,大国小国都值得取经。国家大小不是问题,小国家反而不好治理,因为小国家的吸收消化能力不强,所以不能犯错误,一定要科学决策。你看新加坡建国以后,从没犯过重大错误,光是这一点就值得好好学习。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郑永年访谈录“李光耀与中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加坡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加坡是如何利用儒学进行道德教育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加坡推行道德教育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加坡、中国确立“公祭日”(防卫日)的共同原因。
指出中国确立的“公祭日”与新加坡的本质区别,中国和新加坡相似的举措的有什么现实意义?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第一届总统大选:华盛顿获69%选票华盛顿的副手:副总统约翰·亚当斯亨廷顿用一条隽语概括了美国的政治结构之所以独一无二:“不是因为它太年轻,而是因为它太古老。”独立后的美国基本上维持了独立之前的政治体制,这种体制完全适合美国社会,因此,美国的民主体制简直是与生俱来。同样,在这样的社会土壤下不会出现视名利如粪土的“圣人”,只会出产能审时度势的“绅士”。
材料二无论是什么主观、客观原因促成华盛顿自动引退,这次引退仍是对当时世界上普遍盛行的君主制和终身制的否定,是资产阶级共和制的重大发展。华盛顿的二任引退是近代史上一个创举,它首次冲破了旧的封建传统束缚。实行政府首脑的任期制,是使资产阶级议会制共和国趋于完善的重要一步。在美国历史上,华盛顿也因此树立了一个坚持民主、反对专制独裁,不搞终身制的范例。
材料三欧洲则普遍认为,由人民自己治理国家,最终只会导致无政府主义和天下大乱。但不管怎样,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项王冠。然而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
——陈森《华盛顿--美国的开国元勋》
(1)材料二表明华盛顿拒绝称王,材料二表明华盛顿拒绝称王,请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客观原因。但有人认为,华盛顿实际上具备称王的条件,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并说明美国的这种政体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美国的影响有哪些?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内阁首相伊藤博文把大清朝研究得很透彻。他说中国失败后会发奋有为,殊不知一二年后,又因循苟安,诚如西洋人形容中国所说又“睡觉”矣。……1891年,丁汝昌的一位幕僚随舰队访问日本时写道:“今夫与日本之海军力比较,当在伯仲之间,然日本年购大舰,月增强盛。我若安于目前之海军,不讲进取之术,将来之事未易遽言。”
——战史2月12日:北洋水师向日本海军投降2015-02-12 08:51
材料二历史虚无主义者认为,侵华战争的缘由在于中国人不懂得现代文明社会准则。反帝的义和团运动更是典型的极端民族主义者的做法:义和团又是愚昧的,装神弄鬼,自称“刀枪不入”,试图通过封建迷信活动来战胜西方的洋枪大炮,可笑至极。反过来,西方则是有道理的。八国联军侵华是因为慈禧太后包庇义和团对德国公使克林德和日本驻华使馆书记杉山彬的杀害,并且慈禧太后还不知死活的同时向西方十余国宣战,根本不知道“宣战”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材料三奈须重雄先生介绍,这张照片刊登在1942年6月3日(日本昭和十七年六月三日)日本《朝日新闻》上,内容为表彰日寇占领义乌期间,侵华日军浙东作战防疫给水挺身队队员头戴防毒面具、穿着防生化服装、担架“救护”遇难者的“英雄事迹”,图片背景是一座牌楼和不远处隐约可见的小山坡。
材料四 1945年5月8日,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7月26日,中国、美国和英国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但是,日本政府予以拒绝,并先后三次扩军动员,准备进行本土决战。当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8月8日,宣布对日作战。8月9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对日本关东军发动全面进攻。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及甲午战争对中国的主要危害
(2)依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评价历史虚无主义者的观点。
(15分)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688年以后发行的英国国债都是议会举债,因此和法国由国王举债相比,英国国债的政府违约可能性小得多,因此尽管英国国债的收益率只及法国国债的五分之一甚至更低,英国国债仍然供不应求;而法国国王举债却经常赖账,因此收益率虽高,但是人们却不愿意购买法国国债。体制差异导致两国国债在市场上的表现不同,因此英国在紧急情况下总是能够迅速调动大量社会资源。从1688年到1815年,英法之间一共进行了6次战争,英国获胜5场,法国只在美洲独立战争期间获得对英国的胜利,但正是这场胜利让法国政府破产并间接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材料二上院的权力自光荣革命开始一直在削减,特别是经历了19世纪三次议会改革以及20世纪普选制的确立后,上院基本成为政治传统的象征,而非实权机构。下院自13世纪开始便一直代表民众议事。光荣革命后,下院成为英国最重要的权力机构,不过在19世纪议会改革前,人们认为下院议员不是每一位臣民利益的代表,而是英国所有地区以及所有重要国家利益的代表。对于英国大多数民众而言,他们感受到的政治的存在并非是在威斯敏斯特,而是在地方。政治和社会控制的实施主要发生在地方一级,并常常在议会选区的框架内。几十万的个人——选民或非选民——都是在这一层面上体验政治的。但是,多数议会选区只有很少选民,而这些选民又处在有产人士的庇护和影响之下。
材料三可以说,英国的光荣革命很光荣!因为很彻底!彻底到只革命这一次就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这是法国等很多国家都无法达到的(法国居然用了将近一百年)!而且影响深远:一、奠定了英国“世界霸主”的基础(包括政治基础、经济基础、思想文化基础等等);二、为世界新格局(欧洲主导)奠定了基础。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国债政府违约可能性比法国小得多的原因及影响。
(2)结合材料二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下院成为英国最重要的权力机构的原因?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后来却停滞了,因为政策与制度改变了。如果你想给一个青少年解释“大分流”,别去谈僵化的政策与制度。如何理解现代世界的“大分流”,背后又有哪些复杂的历史线索,我提出了6大“致命程序”,这听起来似乎更有吸引力——分别是竞争、科学革命、产权、现代医学、消费社会和工作伦理。我希望表达的是,这6个与政策、制度有关的“程序”构成了现代社会的框架,保障了西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并让东西方之间渐行渐远。
第一,竞争。政治与经济生活的去集权化,给民族国家和资本主义提供了发展契机;第二,科学革命。学习、理解并且最终改造自然世界的一种方式,并让西方国家获得了军事优势;第三,产权。法律制度意味着保护私有者,同时解决他们的争议,为代议政府的稳定框架奠定了基础;第四,现代医学。科学的这一个分支改善了西方社会的健康状况与寿命期望,日后还影响到他们的殖民地;第五,消费社会。这种物质生活的模式使得生产与消费扮演了重要的经济角色,是工业革命得以持续的因素之一;第六,工作伦理。一旦社会出现不稳定,从基督教演变出来的道德架构与行为范式,是最好的黏合剂。这6个程序对于“大分流”的解释,要强过经验主义、地理、国家文化以及种族的解释。
材料二“大分流”在我们的时代终结了。美国与中国的人均收入比例从最初的22比1变成了4比1,类似的情况也在印度与印度尼西亚身上发生。与此同时,“再次大合流”(GreatRe-convergence)的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将“致命程序”下载到自己国家与社会的系统之中,因此就有了出色的表现。相反,恰在这个时候,西方发达国家正在删除这些程序,进而导致功能退化。
依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评述“‘大分流’在我们时代终结了”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