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楚庄王欲伐越①。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节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越:越国。 ②睫:眼睫毛。 ③庄蹻( 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丧地数百里( ) ②自见之谓明(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②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
结合文意,简要说说楚庄王是个怎样的人。
阅读《三峡》,回答问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①两岸连山,略无 阙处 |
阙: |
|
②常有高猿长啸 , 属引凄异 |
属: |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
① 自三峡七百里中 |
自: |
|
② 自非亭午夜分 |
自: |
|
(3)用现代汉语翻译"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一句。
(4)文章结尾处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5)用简洁的语文概括三峡两岸山势的特点。
综合阅读。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③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④乡为生死而不受。
(2)翻译①②两题,用“/”符号将第③题在标点符号处标记。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②日星隐曜(耀),山岳潜形;商旅不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③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3)郦道元的《三峡》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自然景观的?请你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鲁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学,其一好兵。好学者以术干 ①齐侯,齐侯纳之,为诸公子之傅;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悦之,以为军正。禄富其家,爵荣其亲。施氏之邻人孟氏,同有二子,所业亦同,而窘于贫,羡施氏之有,因从请进趋之方。二子以实告孟氏。孟氏之一子之秦,以术干秦王。秦王曰:"当今诸侯力争,所务兵食而已。若用仁义治吾国,是灭亡之道。"遂宫 ②而放之。 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卫侯曰:"吾弱国也,而摄乎大国之间。大国吾事之,小国吾 抚之,是求安之道。若赖兵权,灭亡可待矣。若全而归之,适于他国,为吾之患不轻矣。"遂刖之而还诸鲁。既 反,孟氏之父子叩胸而让 ③施氏,施氏曰:"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先日所用,今或弃之; 今之所弃,后或用之。此用与不用,非定是非也。"孟氏父子舍然无 愠容,曰:"吾知之矣,子勿重言!"
(节选自《列子•说符》)
【注释】①干:这里是劝说的意思。②宫:酷刑的一种。下文的"刖"也是酷刑的一种。③让:责问,责备。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羡/施氏之有 |
B. |
孟氏/之一子之秦 |
C. |
当今/诸侯力争 |
D. |
遂/宫而放之 |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抚
②反
③愠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
②今之所弃,后或用之。
(4)选文告诉我们哪些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任城威王彰 ①,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 ②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 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大祖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课 ③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 ④,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 赏必行,罚必信。"太祖大笑。建安二十一年,封鄢陵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注释】①彰:曹彰。②膂力:体力。③课:督促。④卫、霍: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少 善射御,膂力过人
②此一夫之用,何足 贵也
③ 将十万骑驰沙漠
④ 被坚执锐,临难不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 而好乘汗马击剑 |
云归 而岩穴暝 |
B.此一夫 之用 |
甚矣,汝 之不惠 |
C.使各言 其志 |
其真无马邪 |
D. 为将奈何 |
吴广 为都尉 |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语。
①数从征伐,志意慷慨
②赏必行,罚必信
(4)对于曹彰好武,太祖曹操起先制止,为什么后又大笑并封曹彰为候?
阅读《醉翁亭记》(节选),完成1﹣4题。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云归而岩穴 暝
②醉翁之 意不在酒
③山间之四 时也
④ 颓然乎其间者
(2)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友谊赛与客来饮 于此 |
皆以美 于徐公 |
B. 故自号曰醉翁也 |
公问其 故 |
C.杂 然而前陈者 |
满坐寂 然,无敢哗者 |
D.射 者中,弈者胜 |
陈胜 者,阳城人也。 |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4)请在①②段中找出一个成语,并说说现在常用它来表达什么意思。
(5)从写景的角度,对"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一句进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