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
【注】①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选出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2分 )
A.首联从“天山雪”开始,点明“塞下”,极写边地苦寒。 |
B.颔联写战士听笛子吹着折杨柳的曲调,去寻觅杨柳青青的春天愉悦的心情。 |
C.颈联“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 字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景象。 |
D.尾联“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春夜别友人
【唐】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一二句中的"金樽""绮筵"可以看出别酒宴场面的隆重。 |
B. |
三四句中的琴瑟之思和别路之忧都蕴含着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
C. |
五六句通过写明月的"隐"和长河的"没"表明朋友已经远去。 |
D. |
七八句表达诗人对前路漫漫的感叹以及与友人再会难期的惆怅。 |
阅读下面【甲】【乙】两首古诗,完成各小题。
【甲】
题大洪山 ①
(唐)杨逴
随州西南多群峰,争高竞秀无终穷。
众山迤逦渐行尽,始见独尊惟大洪。
【乙】
题大洪山 ①
(宋)黄载
地当平旷易为山,故得崔嵬 ②汉沔 ③间。
云雾涌来无下界,楼台浮起在中天。
开窗时见雷霆出,隐几闲看日月还。
更有钟声最堪恨,南风时到八陵 ④边。
【注释】①大洪山:湖北随州境内。②崔嵬:高大。③汉沔:汉水,④八陵:河南巩义境内。北宋九帝中,除徽、钦二帝外,均葬于此,统称"七帝八陵"。
(1)想象【甲】【乙】二诗描绘的画面,你认为哪首诗意境更美?请将这首诗的意境描述出来。
(2)【乙】诗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阅读古代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下列选项中,对本诗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首联诗人悬想自己乘黄鹤经过这里的情景,回到现实却发现鹤去楼空,因而惆怅。 |
B. |
颔联中"悠悠"一词写出白云飘飘荡荡的样子,表现作者悠闲自在的心境。 |
C. |
尾联写诗人清晨凭栏远望,故乡却被暮霭所隔,望不可见而生无限愁思。 |
D. |
本诗是题咏黄鹤楼的名作,描写诗人登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思乡之情。 |
(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各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对这首唐诗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诗文中无"望",却句句向岳而望,自近而远,由朝至暮,从泰山整体到泰山周围。 |
B. |
开篇一问一答,写泰山横跨齐鲁,郁郁葱葱,表现出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 |
C. |
诗中三、四句写大自然把种种神奇秀丽的景致都集聚于泰山,泰山的白天晚上明暗不同。 |
D. |
诗中五、六句由动景到静景,写诗人仰见层云涌动、飞鸟还林,内心激荡不已。 |
(2)本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常常被后人称道,句中"会当"如何理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下题。
【甲】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1)以上两首古诗词分别用①" "②" "三个字表达自己虽年老却不以为意仍愿为国效力的心声。"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和"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同是表达爱国之志但运用的表现手法不一样前者③ ,后者④ 。
(2)《江城子•密州出猎》以"狂"字贯穿纵情放笔气势豪迈。请说说该词上片是如何体现"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