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实现“中国梦”的硬支撑。
——“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说经济是血肉,则文化就是灵魂”。一个国家能否真正成为强大的经济实体,越来越取决于依托文化的科技创新的力量。
——“全社会的崇德向善是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努力夯实国内文化建设根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从思想道德抓起,激发社会向善的能量。
——“提升文化软实力,要面向世界,把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要努力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代表中国文化前进方向的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
——“中华优秀文化是我们民族永不褪色的名片、永不贬值的硬通货”。我们要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1)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材料二 恩格斯曾说过,文化植根于“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只能走适合自己特点的文化发展道路。与“硬实力”相比,运巨变于无形是文化“软实力”的内在特点,惟有润物无声,软实力才能实至名归、事半功倍。文化软实力的比拼,说到底是核心价值观的较量,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
(2)运用唯物论的知识,谈谈对材料的认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指出,“十一五”期间,资源利用效率要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
请运用《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必要性。
《关于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指出,200年中央财政重点支出安排和主要财税政策主要有: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适当减少财政赤字和国债资金规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发挥财税政策稳定物价的作用。巩固、完善和强化各项强农惠农财税政策,坚持把支持“三农”作为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重点。大力支持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建设,保障优先发展教育。中央财政安排用于教育支出1561.76亿元,增长45.1%。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央财政安排用于医疗卫生支出831.58亿元,增长25.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央财政安排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61.61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4.2%。加大对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 ,促进科技创新。增加对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投入,安排147.6亿元,增长24%。
(1)上述材料体现财政支出的哪几种形式?
(2)结合材料说明财政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美国有句商业名言:“如果你不能战胜对手,就加入到他们中间去。”
请你简要谈谈竞争对手合作的必要性。
“当代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发展,新科技革命的推进,经济全球化的演变,都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影响关经济结构的经济运行秩序的调整。”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2)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生产哪些重要影响?
材料一: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速达25.7%。出口6666亿美元,同比增长21.9%,增速比去年同期放缓5.7个百分点。进口增长30.6%,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12.4个百分点。累计贸易顺差比去年同期下降11.8%,净减少132.1亿美元。
材料二:今年上半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为26.3%,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为21.4%,两者之差已经缩小到4.9个百分点,远低于去年同期超过10个百分点的增幅差距。
材料三:由于美元受多重利空因素打击走弱,使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上行速度有所加快。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08年8月2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8357元,较前一交易日大幅走高161个基点。
(1)、上述材料各自显示了怎样的经济信息?
(2)、人民币加速升值有利也有弊。因此必须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请说明稳定人民币汇率的经济意义。
(3)、虽然2008年上半年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试联系材料并结合我国实际,分析说明如何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