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女真人)住的地方……房屋的门窗都向东或南开。室内垒有土炕,炕下烧火。至今,北方一些地区还用火炕。
材料二 由于与少数民族互市,北宋的肉食中以羊肉为多;南宋的羊肉价格比较高,一般人吃不起。南方人吃鱼多……宋朝缺马,人们多用牛车,也有用驴车的。
请回答:
(1)材料二中提到的“互市”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说“宋朝缺马”,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
(3)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分析,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现代化(又称近代化)探索的经历坎坷、过程曲折,给人们的启示也非常深刻。某校九年级五班同学以"中国现代化"为主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曲折的探索】
材料一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实际上就不断有人做各种各抨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
--何怀宏《中西文化的相遇与冲突》
(1)材料中"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二 1933年《申报月刊》刊出"中国现代化问题号"特辑。当时各种现代化思想相互碰撞,其中以热谈苏联和社会主义、探讨苏联"一五计划"成功原因以及表达对其向往的较为醒目。
(2)从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角度说明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热谈话题?
【走民主道路】
材料三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3)材料中"破坏一个旧世界"的含义指什么?建国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建设一个新世界"在政治民主化方面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迈向现代化】
材料四

(4)图一A铁路名称是什么?图二B企业属于哪种性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图一和图二的重工业在地域分布上不同的原因。
材料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杜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公报
(5)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的原因。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从百年来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中得出的主要结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英国依然遵循着自中世纪以来的自治及自由放任的传统,这种与现实社会脱节的地方管理使公共卫生更加恶化……医疗卫生改革者查得威克提出应设立一个中央政府部门承担公共卫生的基本责任等建议……1838年霍乱病再度流行,这终于使政府开始意识到卫生问题的严重性。至1848年通过《公共卫生法案》,建立了中央卫生理事会。此后中央政府干预公共卫生的思想被保留了下来。
--张丽丽《19世纪英国公共卫生立法研究》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场革命的认识,并简析英国率先走向近代社会的经济条件。 (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40年代英国医疗卫生改革兴起的原因。
(3)英国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借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间题。
材料一

材料二贞观元年,太宗曰:"自王公以下,第宅、车服、婚嫁、丧葬,准品秩(品级身份)不合服用者,宜一切禁断""致治之本,惟在于审(审察)。量才授职,务省官员……当须更并省官员,使得各当所任,则无为而治矣。"
--《贞观政要》
材料三开元元年十月,姚崇在建议中说:"臣请国亲不任台省……员外等官,悉请停罢,可乎?"唐玄宗高兴地回答说:"肤素志也。"开元二年正月,玄宗下令从京官中选拔有才识者出任都督、刹史,又从都赞、刺史中选拔有政绩者入为京官,进行交流,并规定把它作为一种制度,坚持下去。五月,玄宗一举罢免员外官、试官、检校官数千人。
--《旧唐书》
(1)长安城面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朝的时代特点。从《唐长安城地图》看出:基本形成了各市坊围绕皇宫的布局,表明其政治特点是:城内设有国子监、建有孔庙,表明其思想特点是:;对几个"坊"的描述可看出其社会经济特点是
(2)选做题:以下两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
①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整顿吏治的主要措施,并简要评价。
②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玄宗整顿吏治的主要措施,并简要评价。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王朝兴盛的认识

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历经动荡冲突。如何制止暴力冲突,促进和平发展,成为人类共同的目标。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合作与对抗"这一主题进行了如下探索,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归类梳理】

时间背景
合作史实
一战前后
①三国同盟②三国协约③巴黎和会④华盛顿会议
二战前后
⑤世界反法西斯联盟⑥雅尔塔会议⑦联合国⑧北约⑨华约
⑩万隆会议11欧盟12世界贸易组织


(1)上表中是同学们收集的关于对抗背景下合作的史实。请根据提示类别,填写对应事件序号。
类别一:军事组织序号:类别二:国际会议序号:(2)表中的史实反映了一战以来国际关系怎样的发展趋势?
任务二【质疑探究】
(3)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对下面两个问题产生了疑问。请你结合史实,帮他们解答。
(要求:两个问题需分别作答)

任务三【反思总结】
(4)你认为20世纪以来导致世界暴力冲突不断的共同因素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5年,李鸿章对日本驻华公使说:"对于近来贵国所举,很为赞赏。独有对贵国改变旧有服装,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我国决不会进行这样的改革,只是军器、铁路、电信及其他器械是必要之物和西方最长之处,不得不采之外国。"
材料二梁启超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材料三孙中山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四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民主'和'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材料五推翻幕府以后,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三、四反映的历史事件,简述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并归纳这四个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
(2)根据材料五,分析明治维新的措施,说明其对日本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3)材料一和材料五中,中日两国的变革在目的上有何异同?
(4)日本和中国的近代化探索一成一败,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