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回答与孙中山革命相关的问题。
(1)辛亥革命中成立的“中华民国”,其政权性质是(    )

A.封建政权 B.资产阶级共和国 C.无产阶级共和国 D.农民阶级政权

(2)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该宪法的颁布,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临时大总统与封建君主在权力方面有什么不同?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俄国二月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
(1)商鞅变法时, “不法古”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2)材料二中“秦王”指的是谁?“秦王扫六合”之后在政治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统治。
材料三:汉初分封的诸侯国,还有相当势力。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3)材料三反映了汉初社会的哪一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4)以上三人实行的政治措施产生了什么共同作用?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异彩纷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因报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孔子是开始传播贵族学到民间来的第一个。
——钱穆《国史大纲》
(1)从材料一中看,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最大贡献是什么?他在政治方面还提出了什么重要的学说?
材料二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从汉代以来,孔子一直被放在一个神坛上作为“圣人”的代表。
——何燕江《孔子》
(2)在汉武帝时期,孔子是如何“被放在神坛上”的?
材料三 中华文化曾以博大的胸襟、精深的内涵、恢弘的气度以及蓬勃的生机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对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结合秦汉时期的文化说明材料三的观点。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科举制创立于哪一个朝代?完善于哪一个朝代?
(2)请写出为完善科举制做出重大贡献的三个皇帝。

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显示物品名称是什么?出现于何时?
(2)据图判断,它出现于哪个地区?
(3)它在货币发展史上的地位是什么?
(4)它的出现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
(2)该“河”的中心在哪里?
(3)开通此河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