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标志是:( )
| A.出现了不少工商业繁荣的城市 |
| B.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
| C.制瓷行业中出现很细的技术分工 |
| D.纺织行业中出现由“机户”开设的机房 |
2006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代表们围绕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有的代表强调,我们一定要吸取历史的教训,警惕新农村建设刮起“大拆大建风”。其中“历史的教训”主要指下列哪一事件:
| A.新中国的成立 | B.三大改造 |
|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 | D.“文化大革命” |
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是:
| A.“八大”制定正确路线和方针 | B.发动“大跃进”运动 |
| 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对国民经济实施八字方针 |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下列关于“一五”计划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 国民经济的恢复为“一五”计划的实施创造了必要条件
②“一五”计划的内容之一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③“一五”计划的实施彻底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④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假如你是一位民族资本家,你在解放前可能的经历是:
①甲午战争前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有所改善,创办一家棉纺织企业,发展情况比较好
②一战期间,发展势头强劲
③20世纪20年代,遇到很大困难,经营艰难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一度发展比较顺利
⑤抗战胜利后很长时间,经营条件明显好转
|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③④⑤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③④ |
19世纪后期,烟台、青岛等开埠通商,引发了山东省经济结构的调整。下表是今济南地区的章丘、济阳在20世纪初花生种植面积占耕地百分比变化表(章有义的《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下列对该表的解读正确的有:
| 年份 地区 |
1900 |
1915 |
1920 |
1924 |
| 山东章丘 |
O.1% |
35% |
45% |
50% |
| 山东济阳 |
O.2% |
15% |
25% |
40% |
①农产品已商品化②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③两地经济融入世界市场④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上升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