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方勺在《泊宅篇》中载:“七闽地狭瘠而水浅远。……垦山陇为田,层起如阶级,然每远引谷水以灌溉,中涂必为之铠(碾米用的石磨),下为碓米。”材料反映宋代福建( )
①土地制度以小农土地私有制为主②向山要田,山区梯田多③能将低海拔处的水引往高海拔处④已经懂得综合利用水资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蒋介石在抗战胜利时说:“……我们一贯声言,只认日本黩武的军阀为敌,不以日本的人民为敌;今天敌军已被我们盟邦共同打倒了,我们当然要严密责成他忠实执行所有的投降条款,但是我们并不要报复,更不可对敌国无辜人民加以污辱,……则冤冤相报,永无终止。”此讲话具有
A.强烈的民族情绪 | B.浓烈的复仇情绪 |
C.宽容的和平色彩 | D.软弱的投降色彩 |
据下图分析,造成共产党力量发展的可能是
年度 |
共产党员数 |
工会会员 |
农民协会会员 |
1925 |
994 |
450000 |
200000 |
1926 |
12000 |
1200000 |
3000000 |
1927 |
57000 |
2800000 |
9800000 |
A.北伐战争B.辛亥革命
C.义和团运动D.抗日战争
下列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名称 |
地点 |
创刊时间 |
出版期数 |
刊 期 |
劳动与妇女 |
广州 |
1922 |
11 |
周刊 |
新妇女 |
上海 |
1920 |
25 |
半月刊 |
妇女评论 |
苏州 |
1920 |
9 |
半月刊 |
解放画报 |
上海 |
1920 |
24 |
月刊 |
妇女声 |
上海 |
1922 |
10 |
半月刊 |
妇女评论 |
上海 |
1923 |
104 |
|
妇女周报 |
上海 |
1922 |
189 |
周刊 |
妇女与家庭 |
上海 |
日刊 |
A.辛亥革命的推动B.五四运动的影响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国民革命的推动
孙中山先生早年考察欧美,发现欧美社会虽然强大,但两极分化极其严重,劳动人民终年当牛作马,生活朝不保夕。基于这种认识,孙中山主张
A.建立中华民国 | B.实业救国 |
C.推翻清政府统治 | D.平均地权 |
下图是《时报》在1907年8月26日刊登的漫画。图画中间的长柄勺代表官员,他们从代表民众的坛子里舀出资源,再将它经过政府这一漏斗,注入外国人的茶壶中去。这主要说明了
A.清政府已成为列强侵华工具 | B.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加剧 |
C.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 | D.清末“新政”收效甚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