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刻不容缓】
材料一:今年10月底以来,从东北到京津冀鲁,再到长三角、长沙、柳州等地,雾霾侵袭范围越发扩散。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皖、湘、鄂等13地均创下“历史纪录”,呈现出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影响大、污染重等特点。
材料二:2103年11月8号,合肥上空的能见度很差。合肥市环保局空气质量发布平台显示,当日10个监测站点均为“重度污染”,自10月16日进入污染以来,合肥市仅仅在11月2日轻松了一下,有个“良”好的空气,此后又是污染,而自8日起,再次进入“重度污染”,主要污染物均是PM2.5,其浓度一度超过300微克/立方米。据人民网发布,截至11月9日7时,合肥的AQI指数为238,全国排行第八。
(1)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2)国家要求要将PM2.5列入空气质量标准进行监测、公布。因此,有人认为以上举措的实施能彻底改变我国的空气质量。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3)日照正在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你应该从哪些方面做才能让日照更美丽?
“一棵草易凋、一滴水易干。一根柱子难撑天,一块石头难垒山。”
这两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材料一: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这是一个完全符合中国客观实际的判断。
材料二: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1)请说出全面小康的基本内容。
(2)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目标、新的要求,有哪些?
(3)某校在学习完“全面发展的小康目标”后,决定就所学内容搞一次社会调查。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负责人,请你为本次活动确定一个主题和准备采用调查方法(至少两种)。
情境一:在生活中,人们的情绪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现在学生会要选聘“小小心理医生”你去应聘,主持人问你以下问题,
(1)你该如何来回答:积极情绪会产生积极的结果,消极情绪会产生消极的结果,我们要如何面对这两种情绪?
情境二:小静上学期期末考试跌出了班级前十名,整个寒假她都一言不发,开学后仍然是个“闷葫芦”。
(2)请你想想办法帮她走出困境。
情境三:2012年12月10日上午,新沂在世纪广场举行了“不闯红灯——新沂文明交通行动(2012)”启动仪式。江都区交巡警部门从1月份开始,组织推进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工作。
(2)你认为应如何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情景一:某校初三学生张小强把手机带到学校,并在课堂上发短信,班主任老师批评了他。张小强却说:“发短信是我的自由,别人无权干涉。”
情景二:放学回家途中,张小强被几个歹徒持刀抢劫,为能迅速脱身,他交出了那部手机及身上的钱,并在脱身后报了警。这一行为受到了老师的肯定。
(1)张小强的第一行为受到了同学们的反对。请简要说明同学们反对的理由。
(2)张小强的第二个行为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请简要说明老师肯定的理由。
围绕2015年全国两会“全面深化改革”这一主题,某校七年级(8)班同学组织了一次主题学习与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共11分)
材料一:同学们从网上查到了一组数据,并制成了下表:
1978年与2014年某市A县经济发展情况比较
(1)材料一反映了A市在发展中的取得了哪些成就?
(2)请你谈谈A市取得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从上表中,你能得出《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中的哪两个结论?
材料二:同学们了解到:两会再次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