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刑部尚书富察公神道碑
袁枚
公讳傅鼐,字阁峰。先世居长白山,号富察氏。祖额色泰,从太宗文皇帝用兵,有大功。子四人,次子骠骑将军噶尔汉辅圣祖致太平,生公。
公眉目英朗,倨身而扬声,精骑射,读书目数行下。年十六,选入右卫,侍世宗于雍邸。骖乘持盖,不顷刻离。雍正元年,补兵部右侍郎。年羹尧以大逆诛,其党,公谓廷臣曰:“元恶已诛,胁从罔治。鼐事上久,能知上用心。倘诸公心知某冤不言,非上意也。”诸王大臣以公语,平反无算。岳兴阿者,九门提督隆科多子也。隆柄用时礼下于公,公不往。及隆败,公为上言岳无罪。上疑公与隆有交,谪戍黑龙江。公闻命,负书一箧步往,率家僮斧薪自炊。
先是,公在上前尝论准噶尔情形,上不以为然。用兵数年,所言验,乃召公还,予侍郎衔,命往军前参赞。未行,仍命入宫侍起居。上违和,医药事皆公掌之。
十二年春,命公观兵鄂尔多斯部落。中途,侦贼数万,掠地西走。公即赴拜达理,请大将军马尔塞曰:“贼送死,可唾手取也。鼐远来,虽兵疲,犹能一战。惟马力稍竭,愿大将军给轻骑数千助鼐。事成,归功将军;事败,鼐受其罪。”马默然,再三云不应。公愤激,自率所部出,与贼战,大败之,获辎重、牛畜万计。卒以马,不能穷追。事闻,天子大悦。赐孔雀翎,移佐平郡王军谋,斩大将军马尔赛于军。
会贼有求降意,而盈廷诸臣皆欲遣使议和罢兵,上问公,公叩头曰:“此社稷之福也。”上意遂定。即命公同都统罗密、学士阿克敦往。公闻命驰抵策凌部落。策凌集十四鄂托、十四宰桑合而见公,曰:“议不成,公不归矣!”鄂托、宰桑者,华言十四路头目也。公叱曰:“出嘉峪关而思归者,庸奴也!某思归,某不来矣。今日之议,事,万世和好;不集,三军露骨,一言可决。”诸酋相目退。翌日,策凌如约缮表,求公转奏,并遣宰桑同来,献橐驼、明珠等物。
果亲王任事时,声咳所及,九卿唯唯。公在坐,俟王发声,听未毕,辄迎拒曰:“王误矣!”王不能堪。世宗责公曰:“汝知果亲王何语而又误耶?”公亦不能答也。世宗崩,今上登极,迁刑部尚书。以误举参领明山、失察家人两事落职。入狱,病,刑部尚书孙公嘉淦奏请就医私第,许之。薨于家。年六十二。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羹尧以大逆诛,其党穷:穷究,彻查
B.卒以马,不能穷追病:生病
C.斩大将军马尔赛于军徇:示众
D.事,万世和好集:成功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鼐事上久,能知上用心均二策,宁许以负奏曲
B.倘诸公心知某冤不言声非加疾也,闻者彰
C.请大将军马尔塞不拘时,学于余
D.诸酋相目退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邪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表现傅鼐为人刚直的一项是(   )
①倘诸公心知某冤而不言,非上意也 ②及隆败,公为上言岳无罪。
③用兵数年,所言验               ④公叩头曰:“此社稷之福也。”
⑤公愤激,自率所部出             ⑥辄迎拒曰:“王误矣!”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⑥ D.③④⑥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闻命,负书一箧步往,率家僮斧薪自炊。
译文:
(2)会贼有求降意,而盈廷诸臣皆欲遣使议和罢兵。
译文:
(3)世宗崩,今上登极,迁刑部尚书。以误举参领明山、失察家人两事落职。
译文: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褚玠字温理,九岁而孤,为叔父骠骑从事中郎随所养。早有令誉,先达多以才器许之。及长,美风仪,善占对,博学能属文,词义典实,不尚淫靡。
陈天嘉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齐,还迁中书侍郎。太建中,山阴县多豪猾,前后令皆以赃污免。陈宣宗谓中书舍人蔡景历曰:“稽阴大邑,久无良宰,卿文士之内,试思其人。”景历进玠,帝曰:“甚善,卿言与朕意同。”乃除山阴令。县人张次的、王休达等与诸猾吏贿赂通奸,全丁大户类多隐没。玠锁次的等,具状启台,宣帝手敕慰劳,并遣使助玠搜括,所出军人八百余户。时舍人曹义达为宣帝所宠,县人陈信家富,谄事义达,信父显文恃势横暴。玠乃遣使执显文,鞭之一百,于是吏人股栗。信后因义达谮玠,竟坐免官。
玠在任岁余,守禄俸而已,去官之日,不堪自致,因留县境种蔬菜以自给。或以玠非百里才,曰:“吾委输课最,不后列城,除残去暴,奸吏局蹐。若谓其不能自润脂膏,则如来命,以为不达从政,吾未服也。”时人以为信然。皇太子知玠无还装,手书赐粟米二百斛,于是还都。
后累迁御史中丞。玠刚毅有胆决,善骑射。及为御史中丞,甚有直绳之称。卒于官,皇太子亲制志铭,以表惟旧。所制章奏杂文二百余篇,皆切事理,由是见重于世。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有令誉令:美好 B、乃除山阴令除:免除官职
C、竟坐免官坐:因……获罪 D、不堪自致致:奉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为叔父骠骑从事中郎随所养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乃除山阴令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C、因留县境种蔬菜以自给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D、皇太子亲制志铭,以表惟旧申之以孝悌之义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褚玠“刚毅有胆决”的一组是()
①玠锁次的等,具状启台
② 宣帝手敕慰劳,并遣使助玠搜括。
③玠乃遣使执显文,鞭之一百
④守禄俸而已,去官之日,不堪自致
⑤除残去暴,奸吏局蹐。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⑤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褚玠少年时就有很好的声誉。成人后能广泛地学习,文章写得典雅充实,不崇尚过分的华丽。后升任中书侍郎。
B.由于山阴有很多依仗财势的不法之徒,他们贿赂勾结官吏做不法之事,蔡景历向陈宣宗推荐褚玠任山阴县令。
C.褚玠在山阴惩治了有财势的不法之民,依法征兵役、劳役,并严惩了与皇帝宠臣曹义达有密切关系的富民,使曹义达被免官。
D.褚玠为官极清廉。因遭到非议,他如实申述自己能按标准办理政事而不谋取私利。后为御史中丞,受到人们称赞。
5.将上面文言文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先达多以才器许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前后令皆以赃污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卿文士之内,试思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时人以为信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
故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是故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不胜其爵而处其禄,非此禄之主也。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墨子·亲士》)
(1)翻译划线句子
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加粗句加上正确的标点
是 故 江 河 不 恶 小 谷 之 满 己 也 故 能 大 圣 人 者 事 无 辞 也 物 无 违也 故 能 为 天 下 器。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6题。
治安策
  夏、殷、周为天子皆数十世,秦为天子二世而亡。人性不甚相远也,何三代之君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也?其故可知也。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以礼,有司齐肃端冕,见之南郊,过阙则下,过庙则趋,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孩提有识,三公、三少明孝仁礼义,以道习之,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于是皆选天下之端士、孝悌博闻有道术者以卫冀之,使与太子居处出入。故太子乃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及秦而不然。使赵高傅胡亥而教之狱,所习者非斩、劓人,则夷人之三族也。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忠谏者谓之诽谤,深计者谓之妖言,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岂惟胡亥之性恶哉?彼其所以道之者非其理故也。天下之命,县于太子,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夫教得而左右正,则太子正矣,太子正而天下定矣。《书》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此时务也。
1.对下列句中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过阙则下,过庙则趋      庙:佛教的寺院
B.使赵高傅胡亥而教之狱     狱:审案
C.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      艾:通“刈”,割
D.夫教得而左右正,则太子正矣  得:恰当、得法
2.下列各句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
B.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
C.忠谏者谓之诽谤,深计者谓之妖言
D.“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此时务也
3.下列各句加粗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太子乃生,固举以礼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B.有司齐肃端冕,见之南郊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过阙则下,过庙则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4.从本文看,下列句子全都不属于秦灭亡根本原因的一组是( )
①使赵高傅胡亥而教之狱
②所习者非斩、劓人,则夷人之三族也
③忠谏者谓之诽谤,深计者谓之妖言
④胡亥之性恶
⑤彼其所以道之者非其理
⑥天下之命,县于太子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5.下面对原文的表述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总结秦灭亡的教训,目的是为了汉王朝的长治久安。文章通过夏、殷、周与秦对太子教育方法及结局的比较,指出了国家选择太子、教育太子的重要意义。
B.作者认为,古代君王非常重视对太子的教育。这种教育从太子出生就开始了。幼儿时期,由三公、三少用孝仁礼义来教导他,选品行端庄的人来陪伴他。
C.秦对太子的教育与古代不同,太子胡亥年龄很大时才让赵高作他的老师,并且教给他的除了对人施用酷刑,就是灭人三族,所以胡亥即位后视人命如草芥。
D.作者通过对比指出,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及早对太子进行教育,为他选择左右近臣。教育得法,左右近臣正直,太子才会正直,太子正直,天下就安定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尹翁归字子兄,河东平阳人也,徙杜陵。翁归少孤,与季父居。为狱小吏,晓习文法。
喜击剑,人莫能当。
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诸霍在平阳,奴客持刀兵入市斗变,吏不能禁,及翁归为市吏,
莫敢犯者。公廉不受馈,百贾畏之。
后去吏居家。会田延年为河东太守,行县至平阳,悉召故吏五六十人,延年亲临见,令
有文者东,有武者西。阅数十人,次到翁归,独 伏不肯起,对曰:“瓮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功曹以为此吏倨傲不逊,延年曰:“何伤?”遂招上辞问,甚奇其对,除补卒史,便从归府。案事发奸,穷竟事情,延年大重之, 自以能不及翁归,徙署督邮。
河东二十八县,分为两部,闳孺部汾北,翁归部汾南。所举应法,得其罪辜,属县长吏
虽中伤,莫有怨者。举廉为缑氏尉,历守郡中,所居治理,迁补都内令,举廉为弘农都尉。征拜东海太守,过辞廷尉于定国。定国家在东海,欲属托邑子两人,令坐后堂待见。定
国与翁归语终日,不敢见其邑子。既去,定国乃谓邑子曰:“此贤将,汝不任事也,又不可
干以私。” (《汉书•七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为狱小吏,晓习文法。 文法:文章格式
B.案事发奸,穷竟事情。 案事:案子
C.属县长吏虽中伤,莫有怨者。 中伤:受到毁谤
D.历守郡中,所居治理。 治理:政治太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后去吏居家 遂召上辞问
A B
昂其直,居为奇货莫辞更坐弹一曲


除补卒史,便从归府所举应法,得其罪辜
C D
乘楼车,从吏卒 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廉不受馈,百贾畏之。 (指尹翁归)
B.延年大重之 (称代前文的“事情””)
C.得其罪事 (称代前文的“所举””)
D.不敢见其邑子 (指于定国)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尹翁归奉职守法的一组是
①及翁归为市吏,莫敢犯者。②公廉不受馈,百贾畏之。③独伏不肯起。④案事发奸,穷竟事情。⑤征拜东海太守。⑥不敢见其邑子。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⑤
5.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尹翁归既晓文尚武,又善击剑,人莫能当,因此依恃霍光在市场斗殴闹事的霍氏家奴再也不敢捣乱。
B.尹翁归受到河东太守田延年接见时不卑不亢,应答如流,赢得田延年好感,而被委以官职。
C.尹翁归审理案件,秉公执法。核事发奸,穷根究底;查办案子,合乎法度,重在罪证。
D.廷尉于定国想将两同乡嘱托给尹翁归,与之言谈终日竟不敢提及。尹翁归廉洁无私,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敢见其邑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下》)
(1)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2)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