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
后郡命为功曹。性好人伦,勤于长养。领南郡太守。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亮留镇荆州。统随从入蜀。
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人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
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
于是统逡巡引退。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拜统父议郎,迁谏议大夫。追赐统爵关内侯,谥曰靖侯。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选精兵,昼夜兼道阴:暗地里
B.大军至,一举便定卒:通“猝”,突然
C.闻有笺谏璋数:多次
D.统复故位,初不顾谢:推辞

下列各句,都能表现庞统足智多谋的一组是(    )   (3分)
①性好人伦,勤于长养 ②今因此会,便可执之 ③并使装束,外作归形
④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⑤阴选精兵,昼夜兼道 ⑥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庞统年少时老实憨钝,20岁时去拜见司马徽,司马徽说庞统应该是南州读书人中最好的,从此他渐渐出了名。
B.庞统足智多谋,在攻取益州的策略上,早就成竹在胸,一口气给了刘备上中下三条计策,由其选择。
C.杨怀、高沛是刘璋的著名将领,倚仗自己兵强马壮,又占据着重要关隘,曾多次劝谏刘璋攻打荆州。
D.庞统大度耿直,面对刘备做得不对的事情,他能直言不讳地指出来,事后仍然坚持原则,不向刘备道歉。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① 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  (3分)
② 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3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候问题。
上书言世务
严 安
臣闻邹子曰:“政教文质者,所以云救也。当时则用,过则舍之,有易则易之,故守一而不变者,未睹治之至也。”今天下人民用财侈靡,车马衣裘宫室皆竞修饰。调五声使有节族,杂五色使有文章,重五味方丈于前,以观欲天下。彼民之情,见美则愿之,是教民以侈也。侈而无节,则不可赡,民离本而徽末矣。是以天下人民逐利无已,犯法者众。臣愿为民制度以防其淫,使贫富不相耀以和其心。
臣闻秦王蚕食天下,并吞战国,称号皇帝,一海内之政,坏诸侯之域。销其兵,铸以为钟虡,示不复用。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乡使秦缓刑罚,簿赋敛,责仁义,贱权利,化于海内,则世世必安矣。秦不行是风,循其故俗,为知巧权利者进,笃厚忠正者退,法严令苛,谄谀者众,日闻其美,意广心逸。欲威海外,使蒙恬将兵以北攻强胡,辟地进境.戍于北河,飞刍挽粟以随其后,又使尉屠唯将楼船之士攻越,使监禄凿渠运粮,深入越地,旷日持久。当是时,秦祸北构于胡,南挂于越,宿兵于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行十余年,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及秦皇帝崩,天下大叛.豪士并起,不可胜载也。秦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灭世绝祀,穷兵之祸也。故周失之弱,秦失之强,不变之惠也。
南夷,朝夜郎,降羌僰,深入匈奴,燔其龙城,议者美之。此人臣之利,非天下之长策也。今中国外累于远方之备,靡敝国家,非所以子民也。行无穷之欲,甘心快意,结怨于匈奴,非所以安边也。祸挐而不解,兵休而复起,近者愁苦,远者惊取,非所以持久也。今天下锻甲摩剑,矫箭控弦,转输军粮,未见休时,此天下所共忧也。夫兵久而变起,事烦而虑生。上观齐晋所以亡。公室卑削,六卿大盛也。今郡守之权非特六卿之重也,地几千里非特闾巷之资也,甲兵器械非特棘矜之用也,以逢万世之变,则不可胜讳也。
(节选自《汉书·严宣传》,有删改)
【注】①方丈:指方丈之食,极言肴馔之丰盛。②虡:jù,占代悬挂钟或磐的架子两旁的柱子。③挐:rù,纷乱。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侈而无节,则不可赡:充裕,足够。
B飞刍粟以随其后挽:拉,牵引。
C.秦祸北于胡,南挂于越构:结,结怨。
D.今南夷,朝夜郎徇:顺从。曲从。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是教民侈也越国鄙远,君知其难也
B.自经道树,死者相望州司临门,急星 火
C.夫兵久而变起,事烦虑生余扃牖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D.今郡守权非特六卿之重也每览昔人兴感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体现严安深有远虑的一项是()
①故守一而不变者,未睹治之至也
②侈而无节,则不可赡,民离本而徼末矣
③臣愿为民制度以防其淫,使贫富不相耀以和其心
④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
⑤此人臣之利,非天下之长策也
⑥近者愁苦,远者惊骇,非所以持久也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②④⑥ D.①③⑤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严安开篇引用邹子的话阐明政令教化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继而批评了当下奢侈无度的不良风气,表达了自己匡正时弊的政治抱负。
B.严安认为强大的秦国不知变通,穷兵黩武,在北方讨伐匈奴,在南方攻打百越,战争旷日持久,生灵涂炭,最终导致了秦王朝的灭亡。
C.严安认为朝廷频繁对外用兵,虽然得到赞誉,却只是满足了当政者的欲望,让臣子获得了名利,不会使边防安定,不会使国家长治久安。
D.严安认为汉朝的郡守位高势大,权倾一方,一旦天下发生变乱,就会出现无法控制的局面,因此提出削弱郡守权力的建议,以加强中央集权。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愿为民制度以防其淫,使贫富不相耀以和其心。
(2)乡使秦缓刑罚,簿赋敛,贵仁义,贱权利,化于海内,则世世必安矣。
(3)今中国外累于远方之备,靡敞国家,非所以子民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每个3分,共12分)
慈圣光献曹皇后,真定人,枢密使周武惠王彬之孙也。明道二年,郭后废,诏聘入宫。景祐元年九月,册为皇后。性慈俭,重稼穑,常于禁苑种谷、亲蚕。
庆历八年闰正月,帝将以望夕再张灯,后谏止。后三日,卫卒数人作乱,夜越屋叩寝殿。后方侍帝,闻变遽起。帝欲出,后闭閤拥持,趣呼都知王守中使引兵入。贼伤宫嫔殿下,声彻帝所,宦者以乳妪殴小女子绐奏,后叱之曰:“贼在近杀人,敢妄言耶!”后度贼必纵火,阴遣人挈水踵其后,果举炬焚帘,水随灭之。是夕,所遣宦侍,后皆亲剪其发,谕之曰:“明日行赏,用是为验。”故争尽死力,贼即擒灭。阁内妾与卒乱当诛,祈哀幸姬,姬言之帝,贷其死。后具衣冠见,请论如法,曰:“不如是,无以肃清禁掖。”帝命坐,后不可,立请,移数刻,卒诛之。
初,王安石当国,变乱旧章,后乘间语神宗,谓祖宗法度不宜轻改。熙宁宗祀前数日,帝至后所,后曰:“吾昔闻民间疾苦,必以告祖宗,因赦行之,今亦当尔。”帝曰:“今无他事。”后曰:“吾闻民间甚苦青苗、助役,宜罢之。安石诚有才学,然怨之者甚众,帝欲爱惜保全之,不若暂出之于外。”帝悚听,垂欲止,复为安石所持,遂不果。苏轼以诗得罪,下御史狱,人以为必死。后闻之,谓帝曰:“尝闻仁宗以制科得轼兄弟,喜曰: ‘吾为子孙得两宰相。’今闻轼以作诗系狱,得非仇人中伤之乎?捃(jùn,拾取)至于诗,其过微矣。吾疾势已笃,不可以冤滥致伤中和,宜熟察之。”帝涕泣,轼由此得免。
晚得水疾,侍医莫能治。元丰二年冬,疾甚,帝视疾寝门,衣不解带。旬日崩,年六十四。及崩,帝哀慕毁瘠,殆不胜丧。有司上谥,葬于永昭陵。
(节选自《宋史•慈圣光献曹皇后列传》,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遣人挈水踵其后阴:暗地里
B.姬言之帝,贷其死贷:推卸
C.帝哀慕毁瘠,殆不胜丧殆:几乎
D.帝悚听,垂欲止垂:接近,将近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常禁苑种谷、亲蚕至激义理者不然
B.复安石所持,遂不果谁大王为此计者
C.不若暂出于外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D.必以告祖宗,赦行之相如持璧却立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曹皇后性格仁慈的一组是()
① 常于禁苑种谷、亲蚕② 后皆亲剪其发,谕之曰:“明日行赏,用是为验。”
③ 吾闻民间甚苦青苗、助役,宜罢之④ 捃(jùn,拾取)至于诗,其过微矣
⑤ 谓祖宗法度不宜轻改⑥不可以冤滥致伤中和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③④⑥ D.①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曹彬的孙女因为仁慈、节俭,重视并经常亲自参与劳动而在郭后被废后应诏入宫,后被册封为皇后。
B.在面对作乱的贼子时,曹皇后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胆识和智慧,但在处理参与作乱的宫女时,也表现了她的阴险与毒辣。
C.王安石变法因触犯的皇后的利益而被阻挠,但因为王安石的坚持而使皇后的计谋未能得逞。
D.曹皇后在病中仍然关心苏轼一案,充分体现了她的仁慈。苏轼最终绝处逢生于自己的才识也有关系。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时也。
(2)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
(3)刑以惩罪,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陈矫字季弼,广陵东阳人也。避乱江东及东城,辞孙策、袁术之命,还本郡。太守陈登请为功曹,使矫诣许①。谓曰:“许下论议,待吾不足;足下相为观察,还以见诲。”矫还曰:“闻远近之论,颇谓明府骄而自矜。”登曰:“夫闺门雍穆②,有德有行,吾敬陈元方兄弟;渊清玉洁,有礼有法,吾敬华子鱼;清修疾恶,有识有义,吾敬赵元达;博闻强记,奇逸卓荦,吾敬孔文举;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所敬如此,何骄之有!余子琐琐,亦焉足录哉?”登雅意如此,而深敬友矫。
郡为孙权所围于匡奇,登令矫求救于太祖。矫说太祖曰:“鄙郡虽小,形便之国也,若蒙救援,使为外藩,则吴人剉③谋,徐④方永安,武声远震,仁爱滂流,未从之国,望风景附,崇德养威,此王业也。”太祖奇矫,欲留之。矫辞曰:“本国倒悬,本奔走告急,纵无申胥之效,敢忘弘演之义乎?”太祖乃遣赴救。吴军既退,登多设间伏,勒兵追奔,大破之。
太祖辟矫为司空掾属,除相令,征南长史,彭城、乐陵太守,魏郡西部都尉。曲周⑤民父病,以牛祷,县结正⑥,弃市⑦。矫曰:“此孝子也。”表赦之。迁魏郡太守,时系囚千数,至有历年,矫以为周有三典之制,汉约三章之法,今惜轻重之理,而忽久系之患,可谓谬矣。
悉自览罪状,一时论决。大军东征,入为丞相长史。军还,复为魏郡,转西曹属。从征汉中,还为尚书。行前未到邺,太祖崩洛阳,群臣拘常,以为太子即位,当须诏命。矫曰:“王薨于外,天下惶惧。太子宜割哀即位,以系远近之望。且又爱子在侧,彼此生变,则社稷危矣。”即具官备礼,一日皆办。明旦,以王后令,策太子即位,大赦荡然。文帝曰:“陈季弼临大节,明略过人,信一时之俊杰也。”帝既践阼,转署吏部,封高陵亭侯,迁尚书令。明帝即位,进爵东乡侯,邑六百户。车驾尝卒至尚书门,矫跪问帝曰:“陛下欲何之?帝曰:“欲案行⑧文书耳。”矫曰:“此自臣职分,非陛下所宜临也。若臣不称其职,则请就黜退。陛下宜还。”帝惭,回车而反。其亮直如此。加侍中光禄大夫,迁司徒。景初元年薨,谥曰贞侯。
(选自陈寿《三国志•魏书二十二》,有删节)
【注】 ①许:许昌。②雍穆:和睦。③剉:cuò,折损,摧折。④徐:徐州。⑤曲周:古地名。⑥结正:定案,判决。⑦弃市:指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示众。⑧案行:巡行。巡视,此处引申为“查阅”。
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修恶,有识有义,吾敬赵元达疾:憎恶,怨恨
B.纵无申胥之,敢忘弘演之义乎效:效果,功效
C.颇谓明府骄而自矜:夸耀
D.太祖辟矫为司空掾属,相令除:撤除、撤职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所敬如此,何骄有胡为乎遑遑欲何
B.今惜轻重之理,忽久系之患门虽设常关
C.余子琐琐,亦足录哉用亡郑以陪邻
D.入丞相长史亲故多劝余长吏

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矫为解匡奇之围去见太祖曹操,一番话既是为匡奇求援兵,也是为太祖的王业做长远谋划,太祖很欣赏他的卓识,亲自统领大军大破吴军,解救了匡奇。
B.作者开篇详写了陈矫与陈登的对话,极有深意:既表现了陈矫的磊落正直;又显示了陈登的气度目力不凡,使陈登的“深敬友矫”具有烘托陈矫的作用。
C.陈矫在担任尚书令时,拒绝接纳突然来尚书省查阅文书的魏明帝,并且直言这是尚书令的职责,尚书省不是皇帝应该临幸的地方。
D.作者简要叙述了一代名臣陈矫的一生,且再现了他的谋略过人、临事果断和忠孝正直。作者长于叙事而裁剪精当,笔墨简洁而人物传神的修史特点由此可窥一斑。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足下相为观察,还以见诲
译文:
(2)登雅意如此,而深敬友矫。
译文:
(3)陈季弼临大节,明略过人,信一时之俊杰也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骂。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不肯。肆中佣保者,见喋聒不堪,遂出钱市一枚,付道士。道士拜谢,谓众曰:“出家人不解吝惜。我有佳梨,请出供客。”或曰:“既有之,何不自食?”曰:“吾特需此核作种。”于是掬梨大啖。且尽,把核于手,解肩上镵,坎地深数寸,纳之而覆以土。向市人索汤沃灌。好事者于临路店索得沸瀋,道士接浸坎处。万目攒视,见有勾萌出,渐大;俄成树,枝叶扶疏;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累累满树。道人乃即树头摘赐观者,顷刻向尽。已,乃以镵伐树,丁丁良久,乃断;带叶荷肩头,从容徐步而去。
初,道士作法时,乡人亦杂众中,引领注目,竟忘其业。道士既去,始顾车中,则梨已空矣。方悟适所俵散,皆己物也。又细视车上一靶亡,是新凿断者。心大愤恨。急迹之,转过墙隅,则断靶弃垣下,始知所伐梨本,即是物也。道士不知所在。一市粲然。
异史氏曰:“乡人愦愦,憨状可掬,其见笑于市人,有以哉。每见乡中称素封者,良朋乞米则怫然,且计曰:‘是数日之资也。’或劝济一危难,饭一茕独,则又忿然计曰:‘此十人、五人之食也。’甚而父子兄弟,较尽锱铢。及至淫博迷心,则倾囊不吝;刀锯临颈,则赎命不遑。诸如此类,正不胜道,蠢尔乡人,又何足怪。”
(选自《聊斋志异·种梨》)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顷刻尽向:接近,临近 B.方悟所俵散适:恰好
C.急之迹:寻其踪迹 D.憨状可掬:用手捧取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见笑市人 且尽,把核
B.既有,何不自食? 此十人五人食也
C.纳之覆以土从容徐步
D.以镵伐树道人即树头摘赐观者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不肯。
(2)乡人亦杂立众中,引领注目,竟忘其业。
这篇短文蕴含了哪些做人道理?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①,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扞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
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②,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扑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监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慄。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问军政曰:“驰三军法何?”正曰:“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遣使者还报,然后行。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礼,然后反归寝。既见穰苴,尊为大司马。田氏日益尊于齐。
已而大夫鲍氏、高、国之属害之,谮于景公。景公退穰苴,苴发疾而死。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第四》
①庶孽:妾生的孩子,身份低微就像树的孽生一样。② 表,是阳光下竖起的木杆,用来计算时间; 漏是用来记时的铜壶,壶中蓄水,壶底穿一小孔,壶中立箭,箭杆上有刻度。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兵扞燕晋之师。扞: 抵御
B.已而大夫鲍氏、高、国之属害之害:谋害
C.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援: 操起,拿起
D.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次: 停留驻扎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景公召穰苴,语兵事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
B景公退穰苴,苴发疾死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C久,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
D以监军,可设九宾于廷,臣敢上璧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司马穰苴“文能附众,武能威敌”的一组是()
①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② 穰苴则扑表决漏,入
③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④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
⑤晋师闻之,为罢去。⑥燕师闻之,度水而解

A.① ② B.② ④ C.③ ⑤ D.④ 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穰苴出身平民,地位卑微,但他足智多谋,文武双全,在齐国遭到晋燕两国入侵,而齐军又惨遭失败时,因晏婴的推荐,受命出征的。
B.穰苴的地位卑贱,没有威望,人微权轻,他为树立威信诛杀国君宠臣庄贾,整饬军队,斩了皇帝说情使者的仆从,砍断了使者车子左边的夹车木,杀死了左边驾车的马,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C.穰苴整饬军队,和士卒同甘共苦的,收到战士争相为之奋勇作战,使晋、燕之师不战而屈,收复失地的功效,他们家族也因此在齐国的地位一天天地显贵起来。
D.本文塑造了一位身负重任,治军严谨,与战士同甘苦的将领形象,穰苴在与庄贾的比照中,其形象就更显得鲜明生动了。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穰苴则扑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
(2)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