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汉中地区是“中国最北缘柑橘生产基地”,汉中柑橘具有甜中潜酸、口感爽劲的独特风味,享有“橘乡”之美称。

(1)指出影响图中铁路线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
(2)简析汉中地区成为我国柑橘种植最北地区的条件。
(3)分析秦岭对汉水上游水文特征的影响。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 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是世界上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泥石流易发地区分布图。

材料二:2008年9月22~27日,四川省先后有12市38个县(市)遭受暴雨袭击,其中多个县(市)出现大暴雨;峨眉山市日最大降水量达159.8毫米;北川县连续5天出现暴雨。地震灾区泥石流频发,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部分地方道路中断,对“5.12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十分不利。
1.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地区是和南部丘陵地带,其中高原、
盆地以及江南丘陵和西北的山区较多。
2、此次泥石流灾害反映出自然灾害的以及破坏性等特点。
3.简要分析四川灾区此次泥石流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4.为减轻川滇山地的泥石流对人类的危害,列举可采取的应对措施(至少两点):

读下列“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属于向斜的是,属于地垒的是,属于地堑的是;该地区富含石油、天然气,则宜开采的地点是,其大多属于代沉积地层。
2.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一些在向斜构造上发育的山地,其原因是:
3.请在图中断层两侧的细短线上分别标注4个箭头,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
4.下列地形区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成因上相似的是(多项选择)

A.渭河平原   B.长江三峡 C.汾河谷地   D.庐山

观测、实验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式。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实验题。
上海某中学地理课外学习小组,对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进行课外探究活动:在春分日中午测定所在学校旗杆处的地理坐标。(假定该日天气晴朗,已知旗杆长L、当地正午太阳高度H=90°-|当地纬度一直射点的纬度|)。请你参与设计一个利用杆影测量的简便易行的小实验,写出其中实验用材及实验步骤:

读我国东部M市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M市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M市主导工业产值统计图

材料三: M市郊区近二十年农业土地资源利用情况统计图。

材料四:M市气候资料

月份










十一
十二
气温(℃)
4.3
5.6
9.5
15.8
20.7
24.3
28.4
27.9
23.4
18.3
12.4
6.8
降水量(mm)
73.2
84.2
138.2
126.6
146.6
231.1
159.4
155.8
145.3
87
60.1
47.1


1.M市的地形以为主,图中地势最高处位于市区的方。
2.根据材料,判断M市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特点是
3.请在M市等高线地形图中添画一条穿越市区的河流,并分析该河流的水文特征:

4.据材料二,分析M市近15年来工业主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以及因此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
5.依据地图信息,就环境条件,对该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区或化工产业区区位,任选其中
之一进行分析评价:
6.近年来,M市在市区东南3、4处规划出新的居住区和文教区,其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7.据材料分析该地区在农业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能导致的主要环境问题:
8.据材料分析该地区植被覆盖情况的变化及其对局地(林内)小气候的影响:
9.试为该地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至少三方面):

能源问题一直是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1~2007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变化图




材料二:近年来,世界上越来越重视风电发展,我国已把风力发电作为新能源开发的重点,并制定了长期发展计划,在十几个省区规划建设风电场,其中上海、福建和内蒙古等地被列为重点开发地区。

1.说明我国2001-2007年间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变化情况:
2.除风能外,请再列举三例新能源:
3.从环境角度分析,发展风电能的好处是
①缓解温室效应 ②获得较大的投资回报
③减轻大气污染 ④实现能源的多样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4.福建是中国风力发电最早的地区之一,风速可与全球最大的风电国德国媲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风速可能相当,但盛行风向不同 B.德国沿海常年盛行西北风
C.福建沿海冬季比夏季风力强劲 D.两地风能的利用率相同
5.试分析上海和内蒙古作为我国风力发电重点开发地区的区位条件。
上海:

内蒙古: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