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有龙则灵( ) ②苔痕上阶绿( )
③无案牍之劳形( ) ④往来无白丁( )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哪一组相同?(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黄鹤楼》) |
B.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马说》) |
C.可以调素琴。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人琴俱亡》) |
D.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马说》) |
用现代汉语翻译。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文: 从文中哪些方面可以看出陋室不陋?
答: 本文用类比的方式引出或表明作者的志趣。请举一例分析,并说明其作用。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
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选自晋•陈寿《进<诸葛亮集>表》)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B.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D.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志虑忠纯 |
志: |
|
②悉以咨之 |
咨: |
|
③时人异焉 |
异: |
|
④益州既定 |
既: |
|
(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有所广益 |
②益慕圣贤之道 |
B.①性行淑均 |
②大道之行也 |
C.①备得用与武帝交战 |
②所识贫乏者得我与 |
D.①江南悉平 |
②悉如外人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②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
(5)【甲】文表现了诸葛亮的 ,而【乙】文则表现了诸葛亮的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三年①,春,正月,丁丑朔,帝②亲祀南郊。礼毕,喟然部司隶校尉刘毅曰:“朕可方③汉之何帝?”对曰:“桓、灵。”帝曰:“何至于此。”对曰:“桓、灵卖官钱入官库,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言之,殆不如也。”帝大笑曰:“桓、灵之世,不闻此言。今朕有直臣,固为胜之。”毅为司隶,纠绳豪贵,无所顾忌。
皇太子鼓吹入东掖门,毅劾奏之。中沪军、散骑常侍羊,与帝有旧恩,恃宠骄侈,数犯法。毅劾奏罪当死,帝遣齐王攸④私请于毅,毅许之。
(选自《资治通鉴•晋纪>,略有删改)
【注】①三年:指太康三年(公元282年).②帝:指晋武帝司马炎。③方:比。④攸:即司马攸。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礼毕,喟然问司隶校尉刘毅曰:
②恃宠骄侈,数犯法: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两处)。
皇太子鼓吹入东掖门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帝遣齐王攸私请于毅,毅许之。
译文:
(4)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①同是向君王进谏,选文中的刘毅与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进谏方式有何不同?
②选文中刘毅是个什么样的人?
归氏二贤传
归有光
归氏二孝子,以其行之卓而身微贱,于是思以广其传焉。
孝子钺,字汝威。早丧母,父更娶后妻,生子,孝子由是失爱。父提孝子,辄索大杖与之,曰:“毋徒手,伤乃力也。”家贫,食不足以赡,饭将熟,即罪过孝子,父大怒,逐之,于是母子得以饱食。孝子数困,匍匐道中。比归,父母相与言曰:“有子不居家,在外作贼耳?”又复杖之,屡濒于死。方孝子依依户外,欲入不敢,俯首窃泪下,邻里莫不怜也。父卒,母独与其子居,孝子摈①不见。因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正德庚午大饥,母不能自活,孝子往,涕泣奉迎。 母内自惭,终感孝子诚恳,从之。孝子得食先母弟,而己有饥色,弟寻死,终身怡然。嘉靖壬辰,孝子无疾而卒。孝子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
孝子绣,字华伯,亦贩盐以养母,己又坐市舍中卖麻。与弟纹、纬友爱无间。纬以事坐系,华伯力为营救。纬又不自检,犯者数四。华伯所转卖者,计常终岁无他故,才给蔬食,一经吏卒过门辄耗,终始无愠容。
(有删改)
【注释】:①摈(bìn):抛弃,排斥。这里指被抛弃。
(1)下列句中的“以”与“亦贩盐以养母”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以物喜 |
B.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C.以土砾凸者为丘 |
D.策之不以其道 |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文中的两个孝子身份低微但品行高尚,作者为了宣传他们的事迹给他们写了传。
B.后母为了自己和孩子吃饱,在饭将熟时,怪罪归钺,让他父亲发怒,将归钺赶出家门。
C.归钺虽然年少时受后母虐待,但当后母生活困窘时,却关心、赡养她。
D.归绣因贩盐、卖麻发财暴富,在他的弟弟归纬多次犯事后,大力营救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又复杖之 |
杖: |
|
②弟寻死 |
寻: |
|
③与弟纹、纬友爱无间 |
间: |
|
④纬以事坐系 |
坐: |
|
(4)翻译下列句子。
①俯首窃泪下,邻里莫不怜也。
译:
②母内自惭,终感孝子诚恳,从之。
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鹤色洁形清,能鸣善舞,卫懿公好之。所畜之鹤,皆有品位俸禄。厚敛于民,以充鹤粮。民有饥冻,全不抚恤。大夫石祁子,贤臣也。进谏屡次,俱不听。
时卫懿公欲载鹤出游,谍报:“狄人入寇。”懿公大惊,即时敛兵授甲,为战守计。百姓皆逃避村野,不肯即戎①.石祁子亲往街市,述卫侯悔过之意,百姓始稍稍复集。大夫渠孔为将,命鼓行而进。狄人诈败,引入伏中,将卫兵截做三处,你我不能相顾。卫兵原无心交战,见敌势凶猛,尽弃车仗而逃。懿公被狄兵围之数重。须臾,懿公与渠孔先后被害,全军俱没。
(选自《东周列国志》,有删节)
【注】①即戎,指参军。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①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A、能鸣善舞
B、即时敛兵授甲
C、百姓始稍稍复集
D、命鼓行而进
②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述卫侯悔过之意
A.何陋之有(《陋室铭》)
B.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C.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D.前入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时卫懿公欲载鹤出游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厚敛于民,以充鹤粮。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4)《曹刿论战》中鲁国能以弱胜强而文中卫国却全军覆没,其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也。父期公,衡阳太守。兄盛公,高尚不仕。凝之慕老莱、严子陵为人,推家财与弟及兄子,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州里重其德行。州三礼辟西曹主簿,不就。妻梁州刺史郭铨女也,遣送丰丽,凝之悉散之亲属。妻亦能不慕荣华,与凝之共安俭苦。
(选自《宋书•隐逸列传》,略有删改)
【注】仕:做官。辟:征召。主簿:官职名。
(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
②凝之悉散之亲属。
(2)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州里多次礼聘刘凝之做官的原因是什么?刘凝之为什么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