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中:Na+、Fe2+、NO 、SO![]() |
B.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中:K+、Fe3+、ClO-、SO![]() |
C.c(H+)/c(OH-)=1×1012的溶液中:NH 、Cl-、NO 、Al3+ |
D.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的溶液中:Na+、K+、Cl-、HCO![]() |
对于反应A (g)+ 3B(g) =" 2C(g)" + 2D(g),下列数据表示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
A.v(A)=0.7mol/(L·s)B.v (B) =1.8mol/(L · s)
C.v (C)=1mol/(L·s)D.v (D) =1.6mol/(L·min)
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 )
A.2NaCl(熔融) 2Na+Cl2↑ |
B.MgO+H2 Mg+H2O |
C.Fe2O3+3CO 2Fe+3CO2 |
D.2HgO 2Hg+O2↑ |
将V1 mL 1.00 mol·L-1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 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 |
| B.该实验可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 |
| C.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50 mol·L-1 |
|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
下列实验装置图及实验用品均正确的是(部分夹持仪器未画出)()
1mol丙烯与氯气完全加成后再与氯气取代,整个过程最多需氯气为
| A.5mol | B.6mol | C.7mol | D.8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