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集体安全是一种保障所有国家生存与国际和平的制度。在这种机制下,每个参与国都认为破坏和平是对所有参与国共同的挑战,即参与国认为其他国家的安全是所有国家的安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公开的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2)领海以外……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4)……各国军备必须裁减至符合维持国内安全所需的最低限度。(5)对所有殖民地的要求做出自由的、坦率的和绝对公正的调整……(14)为了大小国都能够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联盟。——(美国)威尔逊《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1918年
不符合有关国家人民的愿望,不得改变他们的领土状况;所有国家的人民,愿意在何种形式的政府之下生活,都有权自由选择;……在公海上不受阻碍地自由地航行;……任何国家如侵略威胁他人,则须解除其军备。一大西洋宪章》1941年8月
材料二 既然大地上各个民族之间普遍已占上风的共同性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
以致在地球上的一个地方侵犯权利就会在所有的地方都被感觉到;所以,世界公民权利的观
念就不是什么幻想的或夸诞的权利表现方式,而是为公开的一般人类权利、并且也是为永久
和平而对国家权利与国际权利的不成文法典所作的一项必要的补充。唯有在这种条件之
下,我们才可以自诩为在不断地趋近于永久和平。——康德《论永久和平》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大西洋宪章》比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在构筑集体安全方面更为务实。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今集体安全的展望有何看法。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华盛顿在担任总统时期的主要事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元朝)国家初定中夏,制作有程,乃偁(纠集)天下之工,聚之京师,分类置局……匠以籍为定,世承其业,其子女……婚嫁皆由政府控制。——《元史》
材料二:明代名隶官籍的民匠中,班匠(定期到官府服役者)百二十三万,构占工匠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其余为坐匠。……1485年,工部奏准,轮班匠可以以银代役,后又规定一律以银代役。——《中国史纲要》
材料三:(入清以后)“原匠子孙逃故无遗”,止存户籍。1645年,顺治帝“免直省(直隶)京班匠,并除其匠籍”。……康熙以后,最后废除了匠籍。——朱绍侯《中国古代史》请完成:
(1)据材料一,分析元朝手工业管理制度的特点。
(2)材料二、三与材料一相比,有何进步?
(3)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进步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始皇)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戊。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汉高祖)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遂除民田之租税。后十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庚尽满,而府库余财。
——《汉书·食货志》
请完成: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2)结合材料分析古代中国统治者的赋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
——《商君书·更法》
材料二乃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务本”是什么意思?“王制”又指什么?
(2)从上述材料中,引用一句原文,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依据所学知识探究西欧扩张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业——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工业的大发展改变了英国人口的布局……大工商业城市的兴起,吸引了大量人口,出现了新的人口中心。1801~1831年,伯明翰、曼彻斯特、格拉斯哥、利物浦等城市的人口增加了两倍多。……城市和工农业人口的比重发生了重大变化。1851年城市人口已占全国总人口的52%。1831年国家在农业方面的收入是795万镑,在工业方面的收入则为1171万镑。
材料二:自1688年政变以来……国会的地位大为提高了。在国会中占有多数,已成为执掌政权和制定方针政策的前提条件。……但是,英国国会的选举制度却仍然是中世纪确定的,它将国会下院的议席固定地分配给各个选区,这些选区不仅不包括新兴的工业城市和经济地区,而且有很多地方随着星移斗转早已凋敝。有些“衰败选区”甚至已在自然变化中被海水吞没,或者已变为荒丘、公园。以往选区的分配本来就是按贵族势力的分布决定的,“衰败选区”大量出现后又继续占有原来议席的份额,这同工业革命后的新状况产生了非常尖锐的矛盾。
材料三:由激进派领导的有广大工人参加的民主运动迅速发展。……1829年工业家阿特伍德创立了“伯明翰政治同盟”。同盟明确提出,只有使工业家和贸易家的代表入选国会,才能“恰当地维护和保障工业阶级的权利和利益”。1830年3月伦敦工业资产阶级组织了“首都政治联盟”。……在运动高涨的情况下,托利党惠灵顿内阁倒台,辉格党的格雷上台组阁。1831年3月格雷向国会下院提出了国会选举制度改革的方案……10月提交上院时却又被否决。……各改革团体在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城市纷纷举行群众大会,支持改革方案。……给国王的请愿书不断呈递上来。人们纷纷从银行提取存款,造成金融风潮。有鉴于此……1832年6月,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这就是英国第一次国会选举制度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调整选区和重新分配各选区议员名额。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2000~4000人口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各郡选区,特别是北方郡选区得到65个……在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方面,城市居民收入房租或年缴纳房租10镑以上者有选举权;农村中年收入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享有选举权。
材料四:1846年,国会终于废除了保护土地贵族利益、禁止谷物进口的《谷物法》,3年后又废除了实行近200年的《航海条例》。贸易自由代替了保护主义,1846~1849年英国取消了大约200种商品的进口税。这些政策大大帮助了英国工业品的出口并使原料和粮食进口增加、价格下降……英国在自由贸易政策的推动下经济更得到长足进展,取得了在世界上的工业垄断地位。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请完成: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评述1832年英国国会选举制度的改革。要求:内容应包括改革的原因、主要内容和影响。答题应成文,限250字以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