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影响电磁铁词性强弱的因素”,小明用电池(电压一定)、滑动变阻器、数量较多的大头针、铁钉以及较长导线为主要器材,进行如图所示的简易实验.
(1)他将导线绕在铁钉上制成简易电磁铁,并巧妙地通过 来显示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下面的实验也用这种方法的是 .
| A.认识电压时,我们可以用水压来类比 |
| B.用光线来描述光通过的路径 |
| C.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看有没有溅起水花,来判断音叉有没有振动 |
| D.用斜面小车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像 |
(2)连接好电路,使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较大,闭合开关,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接着,移动变阻器滑片,使其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小,观察到图乙所示的情景,比较图甲和乙,可知 图中的电流较小,从而发现,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 (选填“大”或“小”)磁性越强.
小芳想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设计一个可以调节小灯泡亮度的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时,灯泡的亮度变暗;用电流表测灯泡的电流,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
(1)连接电路中的开关应处于 状态,实验时滑片P应放在 端.
(2)在实验中如果发现电流表指针反偏到头,这是因为 ;无论如何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灯泡亮度都不改变,而且很暗,这是因为 .
(3)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50Ω 2A”字样所表示的是 .
(4)闭合开关后,发现灯不亮,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有示数,故障可能是 .
(5)闭合开关并移动滑片P后,发现灯不亮,电压表无示数,但电流表却有示数,故障可能是 .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小明作出了如下猜想:
导体的电阻可能与①导体的长度有关、②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③导体的材料有关.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表所示.
| 编号 |
材料 |
长度/m |
横截面积/mm2 |
| A |
镍铬合金 |
0.5 |
0.5 |
| B |
镍铬合金 |
1.0 |
0.5 |
| C |
镍铬合金 |
0.5 |
1.0 |
| D |
锰铜合金 |
0.5 |
0.5 |

(1)按照如图1所示“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电路,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的导体,则通过观察 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
(2)为了验证上述猜想①,应该选用编号 两根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
(3)分别将A和D两电阻丝接入如图1电路中M、N两点间,电流表示数不相同,由此,初步得到的结论是:
当 相同时,导体电阻跟 有关.
(4)要进一步研究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就需要测量导体的电阻,小明的实验方案和操作过程均正确,两表的连接和示数如图2所示.但通过观察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过小,这样会导致实验误差 ,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
某同学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探究.
【设计与进行实验】
(1)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
(4)测出AC间的电压.
【交流与评估】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
(2)该同学用上面的方法 (选填:“能”或“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原因是 .
(3)方法改进后,所测出的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下表中,分析书记额可以得出本次实验的结论是:串联电路的总电压 (选填“等于”或“不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 UAB/V |
UBC/V |
UAC/V |
| 2.1 |
1.7 |
3.8 |
(4)这个实验在设计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某同学将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分别装在易拉罐中,并测出沙子和水的初温.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lmin记录一次温度.根据实验数据,该同学在图中画出了沙子和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1)实验中,加热时间实质上反映了 .
(2)分析图象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升温较快的是 ;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 吸收的热量较多.通过大量类似实验,人们发现了物质的又一种物理属性,物理学将这种属性叫做 .
(1)如图1电压表是 V,电流表的读数是 A;
(2)请根据图2甲电路图,连接好图2乙实物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