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富国强兵”一直都是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的治国策略。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
(1)商鞅变法采取了哪些富国强兵的主要措施?请辨析这些措施的作用有哪些?
(2)王安石变法中采取了哪些富国强兵的主要措施?其作用与商鞅变法有何异同?
(3)近代戊戌变法中,富国强兵的措施有何时代特点?结果如何?简要分析其原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我们并不是没有想到我们英国的弟兄。他们的立法机关想把无理的管辖权扩展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时常把这个企图通知他们。我们也曾把我们移民来这里和在这里定居的情况告诉他们。
我们曾恳求他们天生的正义感和雅量,念在同种同宗的分上,弃绝这些掠夺行为,因为这些掠夺行为难免会使我们之间的关系和来往中断。可他们对这种正义和同宗的呼声也同样充耳不闻。因此,我们不得不宣布脱离他们,以对待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态度对待他们:同我交战者,就是敌人;同我和好者,即为朋友。
材料二:……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以便本宣言可以经常呈现在社会各个成员之前,使他们不断地想到他们的权利和义务;以便立法权的决议和行政权的决定能随时和整个政治机构的目标两相比较,从而能更加受到他们的尊重;以便公民们今后以简单而无可争辩的原则为根据的那些要求能确保宪法与全体幸福之维护。 因此,国民议会在上帝面前并在他的庇护之下确认并宣布下述的人与公民的权利……。
(1)分别指出上述两则材料内容所反映的文件名称分别是什么 。
(2)分析比较,上述材料所涉及的两大社会政治事件在反抗的对象、斗争的性质有什么不同?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后金天聪元年(1627年)九月初二,皇太极正式即位,使得努尔哈赤死后的政权危机成功地软着陆,并形成了以皇太极为大汗的四大贝勒共同执掌政权的政治格局。但推举出来的新汗“若不纳谏,不遵道”,众人还有权罢免他,而“更择有德者立之”。
对中原文化有着深刻体会的皇太极就将具自我牺牲精神的“士”作为他重要的选择,笼络和重用汉官:极将汉官从满官之家拨出;使汉官仍任旧职,重用厚养;重礼相待,耐心求贤。
在皇太极的指示下,大量汉文典籍源源不断地被翻译为满文,并在辽东地区得到广泛传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在只知崇尚武功的满洲贵族和部众中传播儒家思想和君臣之道,而且效果是很明显的。
天聪五年(1631年)农历七月,汉官宁完我上疏,请求仿效汉族中原王朝制度,建立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皇太极认为此议可行,经过与诸王贝勒大臣一番讨论之后,决定正式设立六部。通过设六部,皇太极直接控制了中央行政机构。
天聪八年(1634年)农历三月,皇太极第二次开科取士,分三个等级,一次录取生员二百二十八人,并赐其中十六名“通满洲、蒙古、汉书文义者”为举人。大量知识分子重新得到了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正常化途径,减轻了他们对后金政权的排斥心理。—— 韩春艳《洪业——皇太极的盛京春秋》
(1)根据材料概括皇太极政治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皇太极政治改革的性质并分析其影响。

(12分)缙绅士大夫是大一统的专制皇权确立之后,中国传统社会中所特有的一种人物阶层。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传统中国农民,并不依附于大地主的田庄。佃种地主土地的农户,与自耕农一样,在精耕细作的小片土地上,在农村市场经济机制下,谋求较佳的收入。在这样一个基层市场网络笼罩的空间内,传统社会的缙绅士大夫是当地的领导分子,组织地方力量,处理地方相关事务。缙绅士大夫,有的是政府退休官员,有的是现任官员的家属。他们以科举、同僚、戚谊、师友……种种关系,编织为网络,小则覆盖乡里,大则遍布全国。缙绅士大夫的社会力量,足以颉颃政治权力。
设立咨议局,不啻确认了地方武力与缙绅的社会力量。八国联军时,东南各省督抚宣告中立自保,已是在皇权之外宣示地方权力。武昌一举,各省响应,纷纷独立,则是上述地方权力与社会势力相结合,推翻了北京的皇权。这一由革命过渡到民国的情势,其势颇顺,中国并没有经历严重的混乱。
——许倬云《万古江河》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缙绅士大夫阶层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武昌一举,各省响应,纷纷独立,则是上述地方权力与社会势力相结合,推翻了北京的皇权。” 是否同意作者这一观点并进行评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1493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第二年开始到1800年,世界白银产量的85%和黄金产量的70%来自于拉丁美洲。其中超过80%的白银运抵欧洲,而欧洲又将其中40%运往亚洲。除此之外,留在美洲本土的仍有20%运抵亚洲。中国在这三百年间,共计输入白银6万吨。
——德烈•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近代以来美洲白银的流向状况。造成美洲白银这样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明清之际从外域流入中国大量白银,种类繁多。而清代中期(1780年)以后主要是前期的本洋(西班牙银元)和后期的鹰洋(墨西哥银元)。外国标准化的银币在中外贸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逐步改变了中国的货币体系。短暂而迅猛的白银外流使中国脆弱的银本位制度不堪其负,中国的社会和政府都不得不对这样的白银外流做出了巨大的反应。而这一切又都进一步说明了外国白银,特别是银元在中国的至关重要的地位。
——公一兵《1780-1880年间中国白银出入的变化及外国银元之地位》
(2)导致材料二中中国“短暂而迅猛的白银外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巨大的反应”指什么?
材料三:美国于1934年6月颁布“白银法案”,提高世界银价,从国外收购白银,从而完全背离了它在1933年7月伦敦国际经济会议订立的白银协定中承担稳定世界银价的责任。仅到1934年底世界银价即比上年上涨26.7%。美国“白银法案”对中国的冲击,正给国民党政府带来千载难逢的机会,国民党政府化灾为“福”,变被动为主动,放弃银本位,代之以不兑现纸币法币,独掌全国的纸币发行权。
——张术林《1935年国民政府改行法币的苦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30年代白银外流的背景及对中国的影响。
(4)综上所述,影响中国白银流向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表述、看法和评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晚清一些官员注意探究西方的政治制度。
早期维新派郑观应写道:“泰西各国都城设有上、下议政院。上院以国之宗室、勋戚及各大员当之,以其近于君也。下院以绅耆士商,才优望重者充之,以其迩于民也。凡有国事,先令下院议定,详迭之上院,上院议定,奏闻国主。”
参与过百日维新的张荫桓说:“欧墨(美)各国均设议院而章程不同,美之议绅(议员)均由民举,不分上下也;英之下议绅由民举,而上议绅则由世爵,然权归于下议院,则政仍民主之也。”
材料二:德国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把蒸汽船的噪音变成音乐。英国作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宣称“我们只是把蒸汽机看做是人类发明的最高贵的机器”。……当那个时代最有发明才能的机械师布鲁内尔出现在他设计的英国桥梁的开幕式上时,乐队演奏:“好啊!英雄来了!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三:1835年,法国作家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访问英国城市曼彻斯特时对于工业“殿堂”的气氛深为厌恶,他写道“这些巨大的建筑物,高耸于人们的住所之上,隔绝了空气和阳光;它们像不散的浓雾一样包裹着人们。城市的这一边住的是奴隶,那一边住的是老爷;那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这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男人、女人和儿童都被绑在永不疲倦的机器之上。”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1)简要分析晚清官员探究西方政治制度的原因。根据材料一,指出郑观应与张荫桓关于西方议会制度的认识有何不同?两者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2)材料二和材料三对工业化的态度有何不同?根据材料分析各自的理由。[来源通过以上材料和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你有何启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