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英国棉织品的生产量从1785年到1850年增长了49倍。生铁产量从1740年到1850年增长了1300多倍。1850年,英国生产了世界煤产量的60.2%,铁产量的50.9%,加工了全世界46.1%的棉花。当时英国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
材料二“新生的工业……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在世界近代史上,英国较早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十九世纪上半期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请回答:
(1)请问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它的出现有什么重要意义?
(2)列举此时发明的两种现代交通工具。
(3)根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
(4)根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对社会阶级关系的影响是什么?
(5)英国“较早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与英国“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之间有什么关系?
(6)当我们欢呼工业革命发明给我们带来物质上的充裕与精神上的满足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我们的天空不在蓝了,河水不再绿了,这告诫我们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中国工匠独立制成的铁甲舰“平远号’’,它的性能不亚于北洋舰队从国外购买的“远”字号战舰。在甲午海战中,“平远号”一炮击中日本旗舰“松岛号”水雷室,震惊敌舰。
材料二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粱启超
材料三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件事。——人民网
材料四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平远号”战舰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运动中创建的?该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处于什么历史地位?
(2)为实现材料二中“大梦唤醒”,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一场运动,这场运动在思想上的作用是什么?
(3)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具有怎样的政治意义?
(4)材料四所反映的陈独秀先生宣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这是哪一运动的核心思想?这一运动兴起后,哪些史实彰显了“德先生和赛先生”带给中国社会的影响?(举1例,1分)
(5)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难看出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有怎样的规律? 你得到了哪些认识?(1分)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郑和远航时,随行的人员一般在27000左右,所乘坐的“宝船”最大的长44丈4尺,宽18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船上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航海导航技术。
材料二:哥伦布等的海上活动,都比郑和晚得多,他们几次航行,人数在100人左右,船只三、四艘,吨位最大的仅120吨。
——摘编自《义务教育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英国马嘎尔尼使团1793年来到中国时的日记记载:(在定海时)惊奇地发现中国帆船很不结实。安得逊看了两个世纪以前的图画后发现,“帆船没有任何变化”。马嘎尔尼写道:“他们这毫不掩饰对我们航海技术的赞赏,然而,他们从未模仿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他们顽固地沿用他们祖先的方法”。
——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相撞》
材料四:2012年9月25日上午,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航母入列,对于提高中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增强防卫作战能力,发展远海合作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能力,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新华网”
请回答:
问题一: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远航分别出自什么目的?
问题二: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不得照抄原文)
问题三: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的对外政策与思想状况指出导致出现材料三所述情况的主要原因。
问题四: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要发展海上力量?
问题五: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华盛顿被美国人民尊为“国父”,请问他在国家独立与民主制度方面作出了什么贡献?
问题二:在时间上看,乾隆皇帝与华盛顿是同时代的人,但他们俩代表的却是哪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制度?这两种不同的制度对中美两国造成了什么不同的影响?
问题三:华盛顿在世时,中国处在什么朝代?这一朝代对我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有何重要历史贡献?

2013年4月8日,被称作“铁娘子”的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因中风在家中去世,享年87岁。她的去世使人们再次回顾起大英帝国的往昔。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达到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在不同的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
材料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择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三 “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材料四:187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所占比重(%)

年份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870年
32
10
13
23
1900年
20
7
17
30
1913年
14
6
16
36


材料五:2013年3月7日,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就任宣言”时, 9次提及“中国梦”。号召全国人民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根据新华网报道摘编
请回答:
问题一: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是谁?举出他的任意一部代表作品。
问题二:材料一中所说的“(英国)已经率先达到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政治、经济上的主要表现分别是什么?
问题三: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判断,该文件出自什么时候的什么文献?有何重要意义?
问题四: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在英国大机器逐渐代替手工生产,在这个过程中英国人的发明创造有哪些?(至少列举两个,2分)从材料三可看出当时英国处在怎样的经济地位?
问题五:分析材料四,英国工业生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问题六:概括以上材料,近代英国的盛衰对我们实现“中国梦”有何重要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诉诸武力的办法是由英王选择的,北美大陆已接受了这个挑战。
材料二: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联合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三:“第一条……..陛下承认合众国,即新罕布什尔,马萨诸塞湾,……弗吉尼亚……佐治亚为自由,自主和独立的国家;他将这样和它们来往并为他自己,他的子孙和继承人,放弃对合众国及其每一部分的统治,礼节和领土主权的一切要求。”
材料四:第一条 … …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三条 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 …。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其代表去参预法律的制定,… …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
请回答:
问题一:材料一中“诉诸武力”是指什么历史事件?其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问题二:材料二中这段话摘自何时颁布的什么文件?其颁布标志着什么?
问题三:材料三的文件有什么意义? (2分)
问题四:材料四是法国大革命中发表的什么文献?它反映了什么思想?该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至少列举两人)?它的直接作用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