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张老师组织了一次世界近代史“学史方法”交流活动。以下材料选自这次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同学在学习中注重理清教材内容,把历史知识系统化、要点化。他提供的文艺复兴的知识结构如下:

(1)材料一知识结构中有三处内容没有完整,请将正确内容填在横线上。
材料二 乙同学运用表格比较的学习方法,复习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下表是他学习成果的一部分:
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比较表

名 称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起止时间
1640—1688年
1775—1783年
1789—1804年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和贵族
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种植园主
资产阶级
根本原因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结  果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建立了共和制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建立了共和制

 
(2)材料二比较的内容中出现了三处错误,请你在表格中圈出并作相应更正。
(3)国独立战争后是如何构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
材料三 丙同学喜欢搜集历史材料,从中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下面是他学习《蒸汽时代的到来》后搜集的材料,请你解决他所提出的问题:
由于市场的不断扩大,手工生产满足不了日益扩大的市场的需求,迫使英国进行技术革命。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18世纪60年代英国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手摇珍妮纺纱机标志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来瓦特改进了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19世纪40年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接着法国,美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4)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改革、创新是一种文化品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是近代宪法的起源地,英国宪法常被人称誉为“近代宪法之母”……英国宪法不是把国家基本制度和原则系统地集中地规定在一个书面文件中,而是分别由许多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和判例加以规定……因此,英国宪法被称之为“不成文法”。
——《外国法制史》
(1)材料一认为,许多宪法性法律是不成文的英国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指出其中最著名的一部英国宪法性法律的名称,并作出简要评价。
材料二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
——《世界文明史》
(2)材料二中英国“全新的政体”和美国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有何创新?
材料三 1945年7月,领导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丘吉尔在大选中败给了工党领袖艾德礼,丘吉尔觉得自己永远不能原谅英国的选民。艾德礼所以成功是因为其承诺迎合了选民。仔细观察下图。

(3)据材料三分析,工党领袖艾德礼在竞选中战胜声名显赫的丘吉尔说明了什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953年全国第一次普选第一届人大召开纪念邮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纪念邮票
(1)根据材料一中的有关图片信息,任举一例说明建国初期中国在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及其意义。(2)
材料二 1967年8月5日,刘少奇在中南海受到残酷批斗。他抗议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罢免了我国家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
——摘编自《历史上的今天》
(2)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什么?此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
材料三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3)用史实说明材料三所反映的中国在治国方略方面的重大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5分)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 某校九年级(1)班组织进行了关于“东西方文明”的研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组探究主题是“古代的东西方文化”
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 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
——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轴心时代”的东西方杰出思想家各一例?
第二组探究主题是“古代的东西方政治文明”
(2)请你完成下面的研究表格。(2分)

(3)从史学研究的角度看,作为历史材料,图1与图2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五”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种成就也给中央决策者们错误的信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可能即刻到来。
材料二右图为“三面红旗”,这里说的“三面红旗”,是指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高举“三面红旗”的时代已经过去50多年了。回过头来看,“三面红旗”的提出与实施,反映出一个盲目冒进的问题:总路线是在经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上的盲目冒进;“大跃进”表现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盲目冒进;人民公社化则是反映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变革方面的盲目冒进。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一五”计划何时开始实施?它取得了哪些成就?请你列举其中的两项。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这里所说的“三面红旗”都提出或开始实行于哪一年?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造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错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从以上材料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