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规定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同时还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材料三:慕尼黑会议结束后,英国首相张伯伦很高兴,他对英国人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心睡觉去吧﹗”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四:“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或经济的。”
(1)材料一出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什么文献?该文献的颁布主要有什么历史作用?
(2)材料二中的火车机车是谁发明的?请你再举出工业革命期间的另外两项英国人取得的重大发明。
(3)材料三表明英国政府奉行什么政策?这项政策产生了怎样的恶劣影响?
(4)英国政府也参加了材料四这一文件的签署,请你说出材料四选自什么文件?该文件的签署标志着什么组织的成立?请列举出参加该组织的国家是在政治上互相合作、军事上互相配合的典型事例各一个。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二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上))

材料三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制度”是谁首创?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朝西域主要是指我国今天的什么地区?写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张骞出使西域最终起到了什么作用?
(3)请写出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机构名称。该机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
(4) 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有战有和,请各举一例说明。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由古及今,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
(5)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和平与发展史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世界和平不断受到威胁。2011年3月至今,利比亚的局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此,小华和小明围绕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了一下探究,请你也参与。
任务一:梳理知识
(1)近代以来,造成利比亚等非洲国家贫穷落后和局势动荡的原因有哪些?
(2)简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大国强权政治损害中国利益的表现。
(3)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国家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什么?
(4)二战后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的事例有哪些?
任务二:解决问题
小华:发展中国家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努力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小明:大国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中,要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促进共同发展。

(5)请任选上面观点之一,结合史实加以阐明。
任务三:思考感悟
(6)通过以上探究,谈谈你的感悟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4分)
材料一:虽然《九国公约》规定:“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但会上中国提出的废除“二十一条”,取消外国在华势力范围和一切特权的要求并没有得到满足。而公约明确提出“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实质上是对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粗暴侵犯。
材料二:“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必须在10月1日起的10天内,把苏台德区和德意志人占多数的其他边境地区割让给德国;割让区内的军事设施、工矿企业、铁路及一切建筑,无偿交付给德国……”
(1)材料一中所涉及的《九国公约》是在哪次会议上签订的条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九国公约》的内容和实质?
(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分析,此片段应是节选自历史上哪一重要文献?这一文献的签订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恶劣影响?
(4)反思上述材料中,中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在国际舞台上的类似遭遇,你有何感想?

阅读下列材料:(共13分)
材料一: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材料二: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因此,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1933年)
(1)材料一中苏联“社会主义”的建立得益于哪次革命?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起到了什么作用?“苏联的模式”指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国家当时遇到了什么情况?是怎样“坚持下去”,并获得“新生和繁荣”的?
(3)有人说“罗斯福挽救了资本主义,”你是怎样理解的?

材料一: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材料三: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河冰峰: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一回答:列宁领导的革命名称是什么?。革命后建立的政府是什么?。为改正我们错了而采取的措施是 什么?
(2)材料二:苏联的模式僵化了的模式指的是什么?措施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材料三是在什么背景下说的?为此而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