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4分)
材料一:虽然《九国公约》规定:“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但会上中国提出的废除“二十一条”,取消外国在华势力范围和一切特权的要求并没有得到满足。而公约明确提出“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实质上是对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粗暴侵犯。
材料二:“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必须在10月1日起的10天内,把苏台德区和德意志人占多数的其他边境地区割让给德国;割让区内的军事设施、工矿企业、铁路及一切建筑,无偿交付给德国……” 
(1)材料一中所涉及的《九国公约》是在哪次会议上签订的条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九国公约》的内容和实质?
(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分析,此片段应是节选自历史上哪一重要文献?这一文献的签订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恶劣影响?
(4)反思上述材料中,中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在国际舞台上的类似遭遇,你有何感想?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8分)阅读下列材料
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备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旧制度解体的过程。
(1)材料中“旧制度”指什么制度?造成中国与世隔绝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2分)
(2)“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具体是指什么战争?它给中国带来的最严重影响是什么?(2分)
(3)这次战争中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哪些主权?(3分)
(4)1901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哪一条款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1分)

写出下列语句对应的历史人物。
(1)“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 ”
(2)“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3)“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4)“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中国近代化是当今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史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的近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近代中国先进分子探索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过程。请完成下列问题:
(1)举出中国大规模近代化运动第一步中的一位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2)1919年以前,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方面与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3)20世纪初,在文化领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扫荡,他们高举的两面旗帜分别是什么?
(4)请说出1919年以前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

从1840—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发动了一次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
材料二“俄国不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1)材料一中提到的两个“强盗”分别指那两个国家?“夏宫”指什么地方?
(2)材料二中俄国得到的“更多的好处”,你知道具体指什么吗?
(3)两则材料反映的是哪次战争中列强所犯下的罪行?请说出这次战争的影响。
(4)面对列强在中国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固的抵抗,请你举例说明。
(5)列强在这次战争中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他们的屡屡得逞,再次验证了什么道理,我们应当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读下列三幅图回答问题:

(1)图A人物是___________-------,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___》
(2)图B是陈独秀,他在1915年在上海创办了《___________》杂志。
(3)图C人物是_____________,他在《文学改良刍议》文章中提出了文学改良的八项主张。
(4)这三个人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参加了_____________运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