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今有室温下四种溶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浓度c/mol/L
0.1
0.1
0.1
0.1
溶液
氨水
CH3COONa溶液
醋酸
盐酸

A.在20 mL ①溶液中逐滴加入③溶液,溶液导电能力变化如下图

B.②、③两溶液等体积混合,离子浓度:2c(Na+)=c(CH3COO-)+c(CH3COOH)
C.①、④两溶液等体积混合,离子浓度:c(Cl-)>c(NH4)>c(H+)>c(OH-)
D.用④滴定①,滴定曲线如下图,可用酚酞作指示剂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水的电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周期表中短周期6种元素A、B、C、D、E、F,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原子半径最小,A和D、C和F分别同主族,F的单质是黄色固体,B所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E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
(1)写出工业制备E单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一种由其中两种元素组成的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18电子微粒________(写化学式)。
(3)由A、C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与由D、C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乙反应可制备O2,请写出乙的电子式__________。
(4)3mol DABC和2mol DC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使之充分反应,然后趁热排出气体物质,容器内残留物的成分及物质的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1)在以上字母表示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i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运用元素周期律判断,i元素的正二价硫酸盐是__________(难溶或易溶)于水的固体。
(3)请用电子式表示a与g组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
(4)X、Y为同周期金属元素,它们简单离子的电子层与d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Y离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简单离子半径中最小,X、Y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X与d的单质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的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业上制取Y和g的无水化合物方法如下:Y的氧化物与b、g的单质在高温条件下反应,每消耗6 kg b的单质,过程中转移1×10mol电子,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W、X、Y、Z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位置关系如图。

(1)若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
①元素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工业上由W的单质制备W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四种元素中只有一种金属元素。
①冶炼Y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工业上,将X的单质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加热到1900℃以上可制得一种新型陶瓷(ZX),同时得到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比较X、Z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弱,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

I. B试管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C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元素①~⑧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IA

0
1

IIA
IIIA
ⅣA
VA
ⅥA
VIIA

2








3









(1)在元素①~⑧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最不容易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用电子式表示⑦的气态氢化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④、⑥中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4)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X易被催化分解。某同学取5支大小相同的试管,各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X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实验,研究外界条件对X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序号
条件
现象
结论
温度/℃
催化剂
第一组
1
40
FeCl3溶液
快速产生大量气泡
相同条件下,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2
20
A
缓慢产生适量气泡
3
5
FeCl3溶液
缓慢产生极少量气泡
第二组
4
t
MnO2
快速产生大量气泡

5
20

缓慢产生极少量气泡


①第一组实验目的是:相同条件下,探究________________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2的催化剂A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组实验中,实验4的温度t是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烯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以乙烯为主要原料合成重要的有机化合物路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电子式_______________。
(2)A物质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乙烯为原料可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物质中,可以通过乙烯加成反应得到的是_____(填序号)。
a. CH3CH3 b. CH3CHCl2 c. CH3CH2Br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