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A、B、C、D、E、F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递增。B原子的P轨道半充满,形成氢化物的沸点是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最低的。D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3P轨道全充满。A+比D原子形成的离子少一个电子层。C与A形成A2C型离子化合物。E的原子序数为31,F与B属同一主族,E与F形成的化合物常用于制造半导体。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B、C、D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2)化合物BD3的分子空间构型是 。
(3)上海世博会场馆,大量的照明材料或屏幕都使用了发光二极管(LED),其材料是E与F形成的化合物甲(属于第三代半导体),用它制造的灯泡寿命是普通灯泡的100倍,而耗能只有其10%。化合物甲的晶胞结构如图(白球代表F,黑球代表E)。试回答:
①该晶胞中所包含的F原子(白色球)个数为 。
②与同一个E原子相连的F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 。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晶胞结构与NaCl相同 B.半导体EB与EF互为等电子体
C.电负性:F>E D.EF晶体中含有配位键
④ (CH3)3E中E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⑤该晶体中紧邻的F原子之间与紧邻的F、E两原子之间距离的比值为
(写出计算过程)
某学生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
方案甲:淀粉液
水解液
中和液
溶液变蓝。
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方案乙:淀粉液
水解液
无银镜现象。
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方案丙:淀粉液
水解液
中和液
有银镜现象。
结论:淀粉已经水解。
根据上述操作、现象,首先回答结论是否正确,然后简要说明理由:
(a)方案甲________
(b)方案乙________
(c)方案丙________。
在NaOH溶液中加入几滴CuSO4溶液,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在其中加入乙醛溶液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此反应也可用于检验。
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AgNO3溶液,然后,滴加稀氨水,直到生成的沉淀刚好溶解为止,得到的无色溶液称为溶液。在此溶液中滴加几滴乙醛溶液,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此反应可以用来检验的存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取9.20g只含羟基,不含其它官能团的饱和多元醇,置于足量的氧气中,经点燃,醇完全燃烧,燃烧后的气体经过浓硫酸时,浓硫酸增重7.20g,剩余气体经CaO吸收后,体积减少6.72L(标准状况下测定)。
(1)9.20g醇中C、H、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Cmol、Hmol、Omol;该醇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2)由以上比值能否确定该醇的分子式;其原因是。
(3)这种多元醇是无色、粘稠、有甜味的液体,易溶解于水和乙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由于制备、配制化妆品,试写出该饱和多元醇的结构简式,其俗名是。
图是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乙醇与氢卤酸反应的实验装置图。在烧瓶A中放一些新制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并加入约20 mL无水乙醇;锥形瓶B中盛放浓盐酸;分液漏斗C和广口瓶D中分别盛浓硫酸;干燥管F中填满碱石灰;烧杯作水浴器。当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由于浓硫酸流入B中,则D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此时水浴加热,发生化学反应。过几分钟,无水硫酸铜粉末由无色变为蓝色,生成的气体从F顶端逸出。试回答:
(1)B逸出的主要气体名称__________;(2)D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E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4)F管口点燃的气体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
(5)A瓶中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6)A中发生的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