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文化市场已有“长足的发展”。我国对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和文化市场日益繁荣活跃而逐渐明晰、确定的。
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在党的中央文件中使用“有关文化产业”概念,提出要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
2003年,中宣部等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文化产业统计课题调研,第一次明确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2012年9月19日,“新战略 新驱动 新发展——2012文化创意产业(北京)峰会”在北京隆重举办。这是中央、北京相继出台政策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表现,文化产业成为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2013年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加大了文化建设投入力度,把建设文化强省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他们不断加强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积极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和社区综合文化站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工程,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
(1)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各级地方政府建设文化强省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发展观的相关知识,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几点建议。
(3)结合材料,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就如何“使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历时184天的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举行。上海世博会的举行离不开财政的支持。国家发改委批准了80亿元的世博债券,上海市政府加大财政投入,进行场馆建设、道路建设、环境改造等,进而带动了新材料、旅游、金融、传媒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上海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材料是如何体现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发挥着重要作用的?(6分)
2011年,A市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50亿元,其中税收130亿元,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为1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13%;对医疗卫生的投入为1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11%。该市的教育、医疗卫生的综合实力居全省前列。
上述材料如何体现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的?(10分)
材料分析题:(12分)
从古代嫦娥奔月的动人传说,到敦煌飞天的美丽壁画,对神秘宇宙的探索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梦想,这个跨越千年的美梦在今天终于成真。“神舟”七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探索太空征程上又迈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又一伟大成就,是我国高新技术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谈谈中国人民对太空探索的过程及成就表明了哪些哲学道理。
简答题:(10分)
什么是实践?为什么说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简答题:(10分)
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坚持这一价值取向的总要求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