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字,则孟孙叔孙”。由此推论“巫、卜、祝、史、匠、陶、屠”等姓氏应源自
| A.官名 | B.爵位 | C.行业 | D.谥号 |
邓小平说:“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讲全了。”这是邓小平在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 | B.中共十二大上的讲话 |
| C.中共十三大上的讲话 | D.南巡期间的讲话 |
“我们现在还没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怎么办呢?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段论述应出自毛泽东的
| A.《新民主主义论》 | B.《论十大关系》 |
| C.《论人民民主专政》 |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
1916年,在美国哈佛大学任教的梅光迪说了这样一段话:“诗文截然两途。诗之文字与文之文字自有诗文以来(无论中西),已分道而驰……吾辈言文学革命,须谨慎以出之。尤须先精究吾国文字,始敢言改革。欲加用新字,须先用美术以锻炼之,非仅以俗语白话代之即可了事也(俗语白话固亦有可用者,唯必须经美术家之锻炼耳)。如足下言,乃以暴易暴耳,岂得谓之改良乎?”以下相关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本段言论是梅光迪针对新文化运动前后的文学革命而发出的 |
| B.梅光迪对文学革命中的白话文改革持反对意见 |
| C.梅光迪认为白话文没有美学价值 |
| D.梅光迪对文字改革的态度严谨认真,有可取之处 |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写道:“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下列哪一思想不能反映20世纪中国引进和吸收了“外国的进步文化”
维新思想 B.三民主义思想
C.民主和科学思想 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
|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
|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
|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