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材料一 2004年以来,湖北省中部J市把城镇化作为推动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实力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注:据统计,我国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拉动GDP增长1%;每建设一平方公里的市政设施,可以拉动投资1. 5亿元;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可以拉动消费2. 5万元。
材料二 J市从2004年起推动城区南移,十年问,该市原市区南部毗邻区发生了巨大变化: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该市城区南移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材料三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J市部分人大代表在对南城区调研中发现,城区南移一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存在公共服务不均等的问题,如与原有市区居民相比,进城务工人员在就业、医疗、养老、子女入学等方面存在标准低、门坎高、障碍多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区的进一步发展。解决上述难题,也成为该区居民的普遍心愿。
(2)2014年1月该市召开了八届人大二次会议。讨论决定该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假如你是一名」市人大代表,你应怎样履职尽责,推动上述问题的解决?并简述政治生活依据。
观看电影和欣赏戏曲是人们闲暇时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在2013年尤其引人注目。截至9月底,全国电影票房收入达164.25亿元,同比增长34.86%,其中国产影片为95.58亿元,占比58.19%,同比增长93.79%。中国电影产业的崛起,在越来越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的同时,也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着世界电影格局。
材料二戏曲起源于民间,它保存着地方语言和世俗风情,是一个区域、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现在中国的大部分戏曲剧种都是世界级或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加强保护。 目前,我国戏曲文化的发展虽有升温,但仍存困境:有些剧目一直沿袭传统的表演技法,形式刻板,缺乏吸引力;快节奏的生活和丰富绚丽的文娱活动使年轻人离传统的戏曲越来越远。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角度,分析我国电影产业快速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加强对中国传统戏曲保护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戏曲如何实现创新。
材料:随着城市流动人口日益增多,解决其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题日益迫切。为推进教育公平,国务院要求各省(市)在2012年12月31日前出台异地高考具体办法。江苏、黑龙江等省以开放心态出台异地高考政策,受到社会好评。但也有部分省(市)出于地方利益考虑,以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生源利益难调等理由,让这项关乎众多考生和家庭利益的政策,迟迟难以完全落实到位。
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国推进教育公平的必要性。
材料一.2014年春节期间,全国多地遭遇雾霾天气。除夕夜邢台、济南、南京、西安等众多城市遭遇“爆表”;从腊月廿九到正月初七,湖北前6天连续雾霾;农历大年初一,北京遭遇雾霾天气,中度至重度污染;大年初一到初三华北多地被雾霾天笼罩……
材料二.2014年3 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向包括雾霾在内的污染宣战,就要“铁腕”治污加“铁规”治污,治理雾霾“不能等风靠雨”,要主动作为。
材料三.面对当前的环境污染,一地或一人很难“独善其身”。每个公民都要行动起,少开车,少用一次性物品,积极参与社区环保活动。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政府知识,说明我国在向包括雾霾在内的污染宣战,实现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如何作为。
(2)请从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角度,为公民在治理空气污染中的做法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9分 )
中国已经面临社会老龄化问题,养老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2013年9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主要内容是明确提出要以政府为主导,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等多种养老服务模式。一是办好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二是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托底的措施。三是完善公共财政补贴支持政策。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发展养老服务业。
截取某班级“弘扬和培育民族文化”的片段,回答相关问题。
片段一:《民族美食》
学生主持介绍,当下,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希望吃得精、吃得好,吃得有品味。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中国各地各民族各具特色的优秀美食文化。该片不仅刺激了人们的味蕾,还引起了观众感情上的共鸣,勾起了无数华人拳拳游子心和深深故乡情。该片播出后,受到了广泛赞誉。
(1)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舌尖上的中国》受到广泛赞誉的原因。
片段二:《民族精神》
就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同学们发言积极踊跃。有的同学认为,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和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有的同学认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2)如果就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作发言,请列出你的发言提纲。
片段三:《民族能量》
学生主持介绍,在媒体发达的今天,人们爱上了“吐槽”,“牢骚”成了家常便饭。 而“正能量”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正能量”越多,社会才会充满希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正能量的注入。
(3)依据片段三,结合你所学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请回答政府应如何积极创造 “宏观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