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史学家讨论英国妇女地位的变化说:政府部门急剧膨胀与男子短缺,使妇女的社会、经济力量突然获得发展。妇女就业人数增长到297万人,增加了80万人。过去,他们充当女侍,或待在父母身边,或依附于丈夫;现在,他们离家工作,甚至远离家乡,取得独立的社会地位。这里描述的历史现象所处的历史时期是
A.北美独立战争期间 | 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D.世界经济大危机期间 |
《礼记·玉藻》中写道:“天子素带朱里,终辟。”郑玄注:“谓大带也。”《礼记·玉藻》:“而素带、终辟。大夫素带,辟垂……”郑玄注:“而素带、终辟,谓诸侯也。”这主要体现了中国古代服饰具有()
A.森严的等级性 | B.明显的社会性 |
C.时代的阶段性 | D.典型的人文性 |
唐初相继平定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后,统治者为安定边疆,借鉴历史上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顺应时代的要求,本着“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原则,在各族首领辖区内设置的州府,史称“羁縻州府”。这一套做法在元朝发展为()
A.土司制度 | B.行省制度 |
C.改土归流 | D.宣政院制 |
《唐书·食货志》说:“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材料中“飞钱”的主要功能是()
A.交易 | B.汇兑 |
C.增值 | D.储备 |
下表是《1912年间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学校》,材料表明()
学校 |
地点 |
特色 |
中央女校 |
北京 |
设有六个年级,分为工艺组、纺织组等 |
神州女学 |
上海 |
设国文、图画等专修科,毕业生大多致力于政教的发展 |
女子法政学堂 |
上海 |
以培养妇女参政人才、储他日议院之选为学宗旨 |
A.政府鼓励私人兴办女子学校
B.女子获得与男子同等的参政权
C.民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
D.妇女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
史载:康熙年间,苏州府的吴江县棉花的周公之面积已经超过粮食的种植面积;松江府所属的太仓州、海门厅、通州等地区,农民种粮者不过十之二三,而种植棉花的已达十之七八;直隶保定一带农村的农民见植棉获利大,往往将种麦子的好地方改种棉花。据此可知,这一现象()
A.有利于巩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
B.说明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开始有所松弛 |
C.有利于平抑粮食生产的相对过剩 |
D.反映了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