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袁隆平提到:“今年的目标是向亩产1000公斤迈进,这虽然很不容易,但像矮子爬楼梯,一步一步走。”由袁隆平选育的杂交水稻在国际上被称为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主要原因是
| A.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
| B.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
| C.世界上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 |
| D.袁隆平推广杂交水稻成果显著 |
阅读《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指出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时间 |
茶叶(担)年平均值 |
生丝(匹)年平均值 |
| 鸦片战争前 |
5000 |
5000 |
| 1845年 |
8010 |
13220 |
| 1851年 |
9919 |
23040 |
| 1853年 |
10122 |
62896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
D.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
在我国最早出现的民族工业是( )
| A.洋务企业 |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 C.外商企业 |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 A.是中国社会自然发展的结果 |
| B.与西方国家入侵无关 |
| C.客观上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
| D.摧残了民族资本主义 |
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曲线图”。该图中明显错误的一处是()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④--⑤ |
清政府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该规定从实质上反映出()
| A.资本主义萌芽危及封建王朝的统治 |
| B.纺织业内部出现了不正常的兼并现象 |
| C.清政府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生产规模 |
| D.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