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的一个部分,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主题一:近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 ……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送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
(1)材料一中的现象是什么历史事件产生的结果?根据材料分析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世界市场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指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方式。
主题二: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
材料三 茶叶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出口5000万磅,1844年增至7000万磅,1851年达9900万磅,几乎增加了一倍。丝的出口,在鸦片战争前一般每年只有几千包,最多不过10010包,1847年增至22000多包。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3)结合茶丝出口变化情况,说明19世纪中期中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联系所学,说明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动。
主题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
(4)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促进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的因素。
“虽然1937年的中国事变表面上是由关东军策划的一个地方事件,但实际上却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有预谋的阴谋。……自从关东军成功侵占东北以来,军国主义者就以牺牲文官政府为代价,一举跻身于国家政治。……他们冷酷地追求权力,公开宣扬扩张,乐意诉诸恐吓和暗
杀等手段,这暗示了某种非正常行为。” 材料表明七七事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制定“大陆政策”,全面侵华蓄谋已久
B.“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的成功启示
C.日本武人专政取代文官政府的斗争手段
D.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杜威访问中国时评论道:“世上似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学生像中国的学生这样,一致而热切地追求现代的和新的思想,特别是关于社会方面的。同时,也很少见到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有些辨论本来可以用来维护已建立的秩序和现状的,却一点不被重视——事实上,闭口中不谈”。杜威评论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 B.新文化运动 | C.五四运动 | D.一二•九运动 |
某一历史名城位于今天的经济开放区内,它曾是隋朝大运河的枢纽、唐朝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和太平军北伐的出征地,这一城市是下图中所示的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汉唐“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明代废丞相后,内阁首辅“预机务,出纳帝命,率遵祖宪,奉陈规诲,点简题奏,拟议批答,以被顾问”。与汉唐丞相不同,明代内阁首辅
①奉命拟旨,没有建议决定权
②可以封驳皇帝谕旨
③不能直接插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政务
④可以直接插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政务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章太炎在《国故论衡·小学概说》中指出:“盖小学者,国故之本,王教之端,上以推校先典,下以宜民便俗,岂专引笔画篆、缴绕文字而已。苟失其原,巧伪斯甚。” 古代“小学”的表面形式是指
A.学校 | B.训诂学 | C.考据学 | D.文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