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子,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与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材料二 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西藏等边陲地区都处在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材料三 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皇帝接见,被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史实发生在哪个朝代?
(2)清朝初期受到册封的除了材料三中提到的达赖,还有哪一个喇嘛教首领,他是谁?册封他的皇帝是谁?
(3)为有效管辖西藏事务,清朝还设置了什么机构?
(4)依据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世界近代史主要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产生、确立、发展并向整个世界扩张的历史。一般认为它有两条主要发展线索:一条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产生并向北美、日本等地发展的历史。另一条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向全球扩张,使世界逐步形成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又矛盾的整体。
(1)指出l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制度向北美、日本扩展的主要事件及作用。(4分)
(2)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向全球扩张的主要途径是什么?(4分)
探究题
2010年的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是一次科技与文化交融的盛会。历史上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我们沿着科技文化的发展轨迹,完成下面的探究任务。
任务一:梳理知识
(1)列举古代中外人类文化成果各一例。
(2)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源于哪国?它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有哪些?举出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一个示例。(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什么?说出这次工业革命不同于前两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任务二:解决问题
(5)用史实阐明下列观点(只选一个观点说明即可)。
观点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观点二:文化交流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
任务三:思考感悟
(6)人类在充分享受科技文化成果的同时,还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问题。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下来。
分析说明题
材料:19世纪中后期,世界各国出现了新一波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和革命浪潮:
1861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不久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1868年起,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资本主义已越出少数几国范围而形成的世界体系,资本主义制度的主导地位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古老的中国也受到冲击。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选择材料中任一历史事件,简述其基本史实。(提示:从原因、主要措施、作用等方面叙述)
(2)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现代化探索过程中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3)归纳中国这些重大事件的共同作用,并加以说明。
(4)这一时期中国和世界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和革命,向世人昭示出哪些道理?林肯等人的优秀品质对青少年有什么启迪?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5周年纪念,1949年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点,又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起点。请回答:
(1)回顾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岁月,是谁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是谁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
(2)右图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被誉为“生死攸关转折点”的哪次会议?请简述它的历史意义?
(3)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其建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此后,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出现了严重曲折,最终党在哪一次会议上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近年来,一次关于海权意识的调查结果表明:80.6%的国人不知道黄岩岛的正确位置;96.8%的人没读过被西方奉为经典的《海权论》;57.1%的人不知道中国海监的真实身份。也很少有人知道,中国还有被九段线拱卫着的约300万平方公里的主张管辖海域。海运兴,则国运兴。请回答:
(1)600多年前,中国人曾经开创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请用相关史实论证这一观点。
(2)大约半个多世纪后,欧洲人逐渐掌握了世界制海权,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世界面貌,更带来了欧美国家的巨变。结合所学知识,请解释“巨变”的含义。
(3)19世纪60年代,面对西方国家从海上的步步紧逼,洋务派疾呼“海防一日不可缓”,为此他们的应对措施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题和(3)题中所述历史事件间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