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等体积的三个玻璃瓶甲、乙、丙,同时从某池塘水深0.5m处的同一位置取满水样,立即测定甲瓶中的氧气含量,并将乙、丙瓶密封后沉回原处。一昼夜后取出玻璃瓶,分别测定两瓶中的氧气含量,结果如下(不考虑化能合成作用)。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透光玻璃瓶甲 |
透光玻璃瓶乙 |
不透光玻璃瓶丙 |
4.9mg |
5.6mg |
3.8mg |
A.丙瓶中浮游植物的细胞产生[H]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B.在一昼夜内,丙瓶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约为1.lmg
C.在一昼夜后,乙瓶水样的pH 比丙瓶的低
D.在一昼夜内,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气量约为1.8mg
从绿叶中提取色素,选取的最佳的实验材料应是
A.肥嫩多汁的叶片![]() ![]() |
B.革质叶片 |
C.衰老枯黄的叶片 | D.鲜嫩,颜色浓绿的叶片 |
要验证绿色植物在呼吸过程中放出二氧化碳,必要的实验条件是
A.在黑暗条件下实验 |
B.用一株叶片多的植物 |
C.把植物置于适宜温度和光照条件下 |
D.用一株幼小的植物 |
下图中,横轴表示酶的催化反应条件,纵轴表示酶的催化反应速率,能正确反映 pH 和底物浓度与酶催化反应速率关系的曲线分别是
A.甲、乙 | B.甲、丙 | C.丙、乙 | D.甲、甲 |
把酶放在0℃和100℃的温度条件下处理后,酶均失去活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0℃处理的酶的活性能够恢复 |
B.经过100℃处理的酶的活性能够恢复 |
C.经过0℃处理的酶的空间结构遭破坏 |
D.经过100℃处理的酶氨基酸种类发生了变化 |
将水稻培养在含有各种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中,发现水稻吸收硅多,吸收钙少。这是因为水稻根的细胞膜
A.吸附硅的能力强,吸附钙的能力弱 |
B.运载硅的载体多,运载钙的载体少 |
C.吸收硅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吸收钙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
D.吸收硅不需要能量,吸收钙需要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