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10分)
【历史之痛】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辱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追梦之旅】
材料二: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圆梦之旅】
材料三:时下热议"中国梦",有人不免会联想到"美国梦"。"中国梦"与"美国梦"当然不是一回事,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从路径选择上讲,美国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我们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凝聚中国力量……
-2013年4月23日《光明日报》
(1)指出材料一中"三次灾难性的战争"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和第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3)概括材料二中"1911年革命"和"1949年革命"分别指中国历史上的哪次重大的历史事件?
(4)从材料三中的内容找出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中国梦,我的梦】
(5)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中国人的梦,作为青少年的你应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呢?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二战战犯石原莞尔1929年发表演说《作为扭转国家命运之根本国策的满蒙问题解决方案》 )“对中国作战,坚决把满蒙政权握于我手中”,石原莞尔说服关东军司令官迅速占领东北是必须的,南可对付南京的国民政府,北可防御共产主义国家,此外,东北可补充日本矿产资源的匮乏。
材料二: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投入南方战线(即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的兵力只占陆军总兵力的二成,其余一成留在本国,三成配置在朝鲜和中国东北,四成配置在东北以外的其他地区。配置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军队,负有确保中国内陆作战的任务,故陆军总兵力的七成仍用于侵华战争。如果不是由于日军主力陷在中国大陆,太平洋战争初期英、美、荷的失败还要惨重得多。印度和澳洲的失守不是没有可能的。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现代史编》
材料三:仅就经济方面相互支援而言,美国向其他盟国提供了总额近500亿美元的租借援助物资。英国得到的最多,近300亿;苏联其次,约111亿;中国约16亿。美国也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盟国提供军需、设施、劳务、资源等得到“逆租借”达78亿美元,其中约67亿来自英国和英联邦。此外苏联还得到英国近20亿美元的物资援助。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现代史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石原莞尔认为应该采用何种方式扭转日本国家命运?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多少周年?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抗战有何作用?
(3)综合三则材料,概括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4)今天人类面临着恐怖袭击、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处理这些问题带来什么启示?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杨洁篪表示,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摘自新华网
(1)结合所学知识,请将图4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E两处填写完整。
(2)材料二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其中佛教传入我国是在何时?改进造纸术,促进文化传播的关键人物是谁?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
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2分)
请将下列国家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爆发的国家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国家)
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1) A. 太平军在李秀成指挥下大败洋枪队
B. 太平军在慈溪击毙洋枪队领队华尔
(2)仔细观察该图,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
主要集中在我国哪区域?
读下段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 A》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 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 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1)材料一 中“原来的土地制度”指什么?“A”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什么?
(2)从两则材料,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实行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这次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
(3)结合材料,谈谈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4)
(4)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出现那些失误?失误的原因是什么?(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