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希腊需要援助,需要得很急迫,而且数量很大……希腊和土耳其是内外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自由国家,美国不能也不应该让这些国家孤立无援。这样做將在中东、意大利、德国和法国树立一个鲜明的榜样……我们的政策就是不管在什么地方,如果自由受到威胁,我们就要加以援助。
--《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无论何时,任何一缔约国中任何一国领土之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遭受威胁,各缔约国应共同协商。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三:1955年5月,苏联、波兰、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民主德国8国在华沙召开欧洲和平与安全第二次会议,签署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即《华沙条约》。
--《世界现代历史》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杜鲁门主义"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6分) 下面是九年级某班出的一期“历史园地”的板报,请你帮忙来完成以下内容:
主题:①_________________ |
|
题记:人类历史也是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的演变过程,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代英国颁布《权利法案》,使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是世界近代从人治走向法治的标志。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②《》,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名人名言: ※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 “三民主义” ----孙中山 ※ ③“” ----陈独秀 |
历史的教训: “民主与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邓小平 “过去我们都不足”,其中最应反思的历史事件是④________________。 |
历史的转折: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颁布的法律有: (1) 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 ⑤ (3) 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
(1)请你完成其中下划线部分内容(5分)
(2)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1分)
你爱集邮吗?别看小小的邮票却是方寸之间记录历史。下面是4枚主题为《20世纪回顾》的
邮票。请你依据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请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对4枚邮票进行排序。(只需填出相应的英文字母)
(2)请用一句话分别概括A、B邮票所纪念事件的意义?
(3)反映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的重大历史事件的邮票是?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重大历史事件的邮票是?
(7分)随着中国与中亚共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东盟“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大外交格局的确定,对于丝绸之路的关注也再次升温。
(1) 请分别写出为图一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图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贡献的两个人物以及他们分别所处的朝代。(2分)
(2)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交流之路。它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希腊文化等连接起来。下面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连线丝路上的不同文化。
敦煌莫高窟印度文化
种姓制度中国文化
《荷马史诗》阿拉伯文化
《天方夜谭》希腊文化
(3) 图一和图二展示的都是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哪一种方式?除此之外,古代人类文明的交往还有的哪种方式?
(4) 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建“一带一路”有什么现实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近代中日关系简表
时间 |
事件或史实 |
结果及对中国的影响 |
① -1895年 |
甲午中日战争 |
签订《②》,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
1900-1901年 |
日本参与八国联军侵华 |
战后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919年 |
巴黎和会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移交给日本 |
激起中国人民无比愤慨,成为③的导火索 |
1922年 |
签订《④》 |
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
1931-1945年 |
抗日战争 |
中国人民完全胜利,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
——根据岳麓书社初中历史教材整理
材料三“在历史和领土这两个原则问题土,没有妥协的余地。”王毅强调,如果日本某些人要执意为当年的侵略历史翻案,国际社会以及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士也都绝不会容忍和姑息。王毅指出,只有认真清算过去,不再出尔反尔,才能走出僵局,开辟未来。只有真正坚持和平道路,不再说一套做一套,才能获得邻国和世界的信任,希望日本的领导人能够懂得这些基本的道理,能够尊重人类良知扣国际公理的底线。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外交部长王毅答记考问
材料四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人民日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唐招提寺是谁设计和建造的?日本遣唐使回国后对日本有什么影响?
(2)完成材料二表格中的空格处内容。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古代和近代中日关系的阶段特征。
(4)根据材料三指出影响当今中日关系的核心问题。材料四中我国立法确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有何意义?
世界历史上,国家之间的结盟,不同利益集团间的较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界初欧洲的两大军事集团示意图(图一)
材料二 1942年1月,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材料三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漫画)(图二)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片中代表的军事集团名称分别是什么?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引发了什么世界性战争?这场战争结束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2)材料二中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美苏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4)据材料四的图片信息,“未来政治格局”呈现什么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