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种制度(或政策)的创立、实施,都会对当时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科举制创立于哪一朝代?依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的合理性。
材料二行省是元代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元朝的行省实际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它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2)依据材料二,指出元朝的行省有哪些职能?它的确立有何意义?
材料三 英国马嘎尔尼使团以祝寿之名开始访华之旅,向乾隆皇帝提出此行的真实目的: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舟山群岛、天津为贸易港口。乾隆皇帝一口回绝,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摘编自《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对外关系卷》
(3)依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政策。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伊斯兰教的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蒙古灭西夏与金 明清的艺术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说历史

(1)图中的人物分别是谁?
(2)图一的代表作品是什么?编写此书的目的何在?最早实践其思想的事件是什么?
(3)图二的译著是哪一部?书中宣扬了哪些进步观点?
(4)图中的两位历史人物所面临的共同的社会问题是什么?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写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毛泽东在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是指什么人?
(2)“秦皇”最伟大的功绩是什么?
(3)“秦皇”在文化上采取了什么措施,以至于毛泽东说他“略输文采”?
(4)“汉武”为了巩固中国的统一,在文化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
材料二: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是谁?
(2)“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其中“天府”的由来直接得益于()

A.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B.都江堰的修建
C.商鞅变法的实施 D.秦朝统一的完成

(3)水是当今世界重要的资源。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就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材料三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

(1)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表明他什么思想?
(2)材料二所反映的是他的哪一项变法措施?
(3)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吕氏春秋》记载:“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纪念的主人公是谁?他治水的方法是什么?

(2)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他的丰功伟业。
(3)你从他的事迹中得到什么启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