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材料2: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请回答:
(1)材料1所指日本军队在东北寻衅的背景是什么?
(2)蒋介石发出密电以后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
(3)该事件后,由于张学良执行了蒋介石的命令,结果在中国境内出现了什么情况?
(4)材料2是什么时候流行的歌曲?反映了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丞相王绾说:“现在天下初定,应该实行分封制。”廷尉李斯说:“不行,当初周就是因为分封,诸侯的权力太大,造成长年战争的局面,现在应该实行郡县制。”他们都说自己的建议好,向秦始皇推荐。
材料二:有一天,原齐国的赵二拿着一串钱(刀币)来到街上,准备买牛,可是他发现街上的人进行买卖时争吵不休,原来他们拿着各自的钱,谁也不愿意接受对方的钱。赵二看了看手中的刀币叹了口气,丧气的走了。
材料三:一次,王五(原魏国人)到街上买了二尺布,可回到家里自己一量不足两尺。于是他去找卖布的老板退货,可老板(原秦国人)坚持认为自己给足了尺寸,坚决不退,两人把官司打到了秦始皇那里,
材料四:秦始皇发布了一封诏书,到南方(原楚国),但这里的官吏却看不懂诏书的内容。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
(2)秦始皇是如何解决材料中所出现的这些问题的?
(3)你认为秦始皇在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功绩是什么?请说出理由。
请根据提示列举出三例古代历史上抗击外来侵略的重要历史事件。
中国古代抗击外来侵略大事表
朝代、时期 |
主要人物 |
事件 |
结果 |
明朝中期 |
平息倭患 |
||
清朝初期 |
郑成功 |
||
派军进行雅克萨之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须同外国互通有无”,还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
材料二: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
请回答:
⑴上述材料说明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是什么?当时政府特许什么机构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⑵实行此政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⑶材料二说明这一政策有什么危害?
⑷你怎样评价这一政策?
明朝中期,广州一举人欲赴京赶考。但究竟从内河前往,还是沿海北上,他举棋不定。听说海边不够太平,考虑再三,终于打定主意,欣然北上。
请回答:
⑴他走的应是哪条路线?为什么?
⑵为了时常温习功课,这位举人的书箱里会放哪类书?为什么?
⑶你觉得明朝的科举考试有什么危害?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为巩固边疆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如图
(2)材料二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开通的中西交通的重要通道,被称作“___________”。它是以图中①___________为起点的。___________两次出使西域,为开辟这条重要通道作出了重要贡献。②处为我国汉朝时生活在北方的少数民族___________。
(3)材料三图中A地在当时称为西域,它是通过什么机构的设置归属中央的?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4)从上述三则材料看出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有哪几种?你认为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
(5)以史为鉴,今天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民族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