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中国现代漫画的先驱叶浅予先生《叶浅予自传》中的一幅作品——《清末遗童》。先生用淡淡的白描手法不露声色地回忆起

A.清政府的腐朽没落行将就木 B.南京临时政府的移风易俗
C.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战火绵绵 D.南京国民政府的“男子剪辫”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45年8月10日,艾青在其诗作《人民的狂欢节》中欢呼:“这是伟大的狂欢节!胜利的狂欢节!解放的狂欢节!”人民欢欣鼓舞主要是因为

A.反帝斗争首次取得完全胜利 B.近代屈辱和分裂的历史宣告结束
C.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D.中华民族实现,真正的独立和解放

“介石先生惠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指导全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崇仰。此物此志,知先生必有同心也。专此布臆。敬祝健康!并致民族革命之礼!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据此判断,这封信写于

A.北伐战争时期 B.国共十年内战后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重庆谈判后

解放战争时期,报刊上的文章有人用了下列标题或副标题,其中哪一项是描述1947年下半年战局状况的

A.“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C.“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正忙” D.“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歌词反跌的时代主题是

A.扶清灭洋 B.抵制日货 C.打倒列强 D.抗日救国

西安事变发生后,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下列代表英美观点的是

A.“这次事件与其说增强无宁说削弱中国抗御外侮的力量。”
B.“恐怕对于中国民众抗日激昂的感情有火上添油的危险。”
C.“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从此建立了两党重新合作的一个必要的前提。”
D.“名为抗敌,实则自坏长城”、“ 西安事变对我们国家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