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3. 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目中有疵,不害于视,(则)不可灼也
B.喉中有病,(苟)无害于息,不可凿也
C.水激兴波,高下相临,差以寻常,(而)犹之为平
D.遁逃奔走,(然)不使其难,不可谓勇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6题。
陈希亮字公弼,其先京兆人。初为大理评事,知长沙县。有僧海印国师,出入章献皇后家,与诸贵人交通,恃势据民地,人莫敢正视,希亮捕治置诸法,一县大耸。郴州竹场有伪为券给输户送官者,事觉,输户当死。察其非辜出之,已而果得其造伪者。再迁殿中丞,徙知县。老吏曹腆侮法,以希亮年少,易之。希亮视事,首得其罪。腆叩头出血,愿自新,希亮戒而舍之,卒为善吏。巫觋岁敛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民讹言有绯衣三老人行火。希亮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及罢去,父老送之出境,泣曰:“公去我,绯衣老人复出矣。”母终,服除,为开封府司录司事。福胜塔火,官欲更造,度用钱三万,希亮言:“陕西用兵,愿以此馈军。”诏罢之。青州民赵禹上书,言赵元昊必反,宰相以禹狂言,徙建州,元昊果反。禹讼所部,不受,亡至京自理,宰相怒,下开封狱。希亮言禹可赏不可罪,争不已。上释禹,赏为徐州推官,且欲以希亮为御史。会外戚沈元吉以奸盗杀人,希亮一问得实,自惊仆死,沈氏诉之,诏御史劾希亮及诸掾吏。希亮曰:“杀此贼者独我耳。”遂引罪坐废。皇佑元年,诏提取河北便籴。都转运使魏劾希亮擅增损物价。已而除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希亮乞迁辨。既对,仁宗直希亮,夺职知越州,且欲用希亮。希亮言:“臣与转运使不和,不得为无罪。”力请还滑。会河溢鱼池埽,且决,希亮悉召河上使者,发禁兵捍之。庐于所当决,吏民涕泣更谏,坚卧不动,水亦去。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人莫敢正视,希亮捕治置诸法。
B、腆叩头出血,愿自新。
C、都转运使魏劾希亮擅增损物价。
D.吏民涕泣更谏,希亮坚卧不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陈希亮字公弼,先京兆人。
A
希亮视事,首得罪。
罢去,父老送之出境。
B
诏御史劾希亮诸掾吏。
陕西用兵,愿此馈军。

会外戚沈元吉奸盗杀人。
夺职知越州,欲用希亮。
D
会河溢鱼池埽,决。
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与诸贵人交通,(诸贵人)恃势据民地。
B、以希亮年少,(希亮)易之。
C、上释禹,赏(禹)为徐州推官。
D、臣与转运使不和,(转运使)不得为无罪。

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也,梁武帝践阼,迁武昌太守。远本倜傥,尚轻侠。至是乃折节为吏,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远患水温,每以钱买人井寒水,不取钱者,则连水还之,其他事率多如此。车服尤弊素,器物无铜漆。江左水族甚贱,远每食不过干鱼数片而已。然性刚严,吏人多以细事受鞭罚,遂为人所讼,征下廷尉,被劾十数条,后为武康令,愈厉廉节,除淫祀,正身率职,人甚称之。太守王彬巡属县,诸县皆供帐以待焉。至武康,远独设糗水而已。彬去,远送至境,进斗酒只鹅而别。彬戏曰:“卿礼有过陆纳(陆纳:东晋人,以恪勤贞固著称),将不为古人所笑乎!”武帝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远在官好开途巷,修募墙屋,入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田秩奉钱(田秩奉钱:以部分田租作为给官员增加的俸禄粮食及资助官员的俸钱),并无所取,岁暮择人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迁东阳太守,远处职,疾强富如仇雠,视贫细如子弟,特为豪右所畏惮。在东阳岁余,复为受罚者所谤,坐免归。远性耿介,无私曲,居人间绝请谒,不造诣。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是以多为俗士所疾恶。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居数郡,见可欲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其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盖天性也。每戏语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缣。”众共伺之,不能记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馈遗秋毫无所受馈遗:赠送礼品。
B、车服尤弊素弊素:破旧朴素。
C、居人间绝请谒,不造诣造诣:前往拜访。
D、是以多为俗士所疾恶疾恶:痛恨坏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至是乃折节为吏,杜绝交游。
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
B 不取钱者,则连水还之。
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缣。
C 吏人多以细事受鞭罚。
诸侯县皆供帐以待焉。
D 卿礼有过陆纳,将不为古人所笑乎!
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遂为人所讼,(吏人)征下廷尉。
B、(远)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C、复为受罚者所谤,(受罚者)坐免归。
D、众共伺之,(远)不能记也。

孟业,字敬业,臣鹿安国人。家本寒微,少为州吏。性廉谨,同僚诸人侵盗官绢,分三十匹与之,拒而不受。魏彭城王元韶拜定州,除典签。长史刘仁之谓业曰:“我处其外,君处其内,同心戮力,庶有济乎!”未几仁之征入为中书令,临路启韶云:“殿下左右可信任者唯有孟业,愿专任之。余人不可信也。”又与业别,执手曰:“今我出都,君便失援,恐君在后,不自保全。唯正与直,愿君自勉。”业唯有一马,因瘦而死。韶以业家贫,令州府官人同食马肉,欲令厚偿,业固辞不敢。韶乃戏业曰:“卿邀名人也。”对曰:“业以细微,伏事节下,既不能裨益,宁可损败清风!”后齐高祖书与韶云:“典签姓孟者极能用心,何不置之目前?”韶,高祖之婿也。仁之后为兖州,临别谓吏部崔暹曰:“贵州人士,唯有孟业,宜铨举之,他人不可信也。”崔暹问业曰:“君往在定州,有何政绩,使刘西兖如此钦叹?”答曰:“禀性愚直,唯知自修,无他长也。”天保初,清河王高岳拜司州牧,闻业名行,复召为法曹。业形貌短小,及谒见,岳心鄙其眇小,笑而不言。后寻业断决之处,乃谓业曰:“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寻迁东郡守,以宽惠著。其年,麦一茎五穗,其余三穗四穗共一茎,合郡人以为政化所感。寻以病卒。
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业以细微,伏事节下细微:细致周到
B 宁可损败清风清风:清廉的风气
C 唯有孟业,宜铨举之铨举:选拔推荐
D 唯知自修,无他长也自修:自我修养
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寻迁东郡守,宽惠著。韶戏业曰。
病卒后寻业断决之处,谓业曰
A 两个“以”相同,两个“乃”也相同。
B两个“以”相同,两个“乃”不同。
C 两个“以”不同,两个“乃”相同。
D 两个“以”不同,两个“乃”也不同。
3、下列句子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 魏彭城王元韶拜定州,除(元韶)典签。
B 令州府官人同食马肉,欲令(业)厚偿。
C闻业名行,复召(业)为法曹。
D 岳心鄙其眇小,(业)笑而不言。

杨炎字纯父,抚州临川人。少能词赋,里陈氏馆之教子,数月拂衣去。用故人荐,出淮閫杜杲幕,杲曰:“风神如许,它日不在我下。”由是治法征谋多咨于炎。逾年,安丰被兵,炎慨然曰:“事亟矣,炎请行。”乃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官。炎念置身行伍间,骑射所当工。夜以青布籍地,乘生马以跃,初过三尺,次五尺至一丈,数闪跌不顾。制置使孟珙辟于幕,尝用其策为“小子房”,与之茶局,周其资用。炎以本领钱数万费之,总领贾似道稽数责偿,珙以白金六百令炎偿之,炎又散之宾客,酣歌不顾。似道欲杀之,炎曰:“汉高祖以黄金万斤付陈平,不问出入,公乃顾此区区,不以结豪杰之心邪?”似道始置之。珙尝宴客,有将校语不逊,命斩之,炎从容曰:“斩之诚是,策方会客广谋议,非其时非其地也。”珙大服。未几,有大将立功,珙坐受其拜,炎为动色,因叹曰:“大将立功,庭参纳拜,信兜鍪不如毛锥子也。”于是谢绝宾客,治进士业,遂登第,调麻城尉。向士璧守黄州,檄入幕,寻以战功升三官。赵葵为京湖制置使,炎与偕行,王登迓于沙市,极谈至夜分,炎退曰:“王景宋满身是胆,惜欠沉细者,如炎副之,何事不可为也?但恐终以勇败。”后登死,人以为知言。逾时,士璧守峡州,招之,病不果行而卒。
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是治法征谋多咨于炎征谋:征战的计谋。
B、总领贾似道稽数责偿稽数:核对数目。
C、珙坐受其拜,炎为动色动色:生气变脸色。
D、惜欠沉细者沉细:沉稳细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里陈氏馆之教子,月拂衣去。
次五尺至一丈,闪跌不顾。
B、故人荐,出淮閫杜杲幕。
其策为“小子房”。
C、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官。
顾此区区,不以结豪杰之心邪?
D、寻战功升三官。
但恐终勇败。
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有将校语不逊,(将校)命斩之。
B、第方会客广谋议,(斩之)非其时非其地也。
C、大将立功,庭参纳拜(大将)。
D、炎与(王登)偕行,王登迓于沙市。


(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6题。
寒朗字伯奇,鲁国薛人也。永平中,以谒者守侍御史,与三府掾属共考案①楚狱②。颜忠、王平等辞连及隧乡侯耿建、朗陵侯臧信、护泽侯邓鲤、曲成侯刘建。建等辞未尝与忠、
平相见。是时显宗③怒甚,吏皆惶恐,诸所连及,率一切陷入④,无敢以情恕者。朗心伤其冤,试以建等物色⑤独问忠、平,而二人错愕不能对。朗知其诈,乃上言建等无奸,专为忠、平所诬,疑天下无辜类多如此。帝乃召朗入,问曰:“建等即如是,忠、平何故引之?”朗对曰:“忠、平自知所犯不道,故多有虚引,冀以自明。”帝曰:“即如是,四侯无事,何不早奏,狱竟而久系至今邪?”朗对曰:“臣虽考之无事,然恐海内别有发其奸者,故未敢时上。”帝怒骂曰:“吏持两端。”促提下。左右方引去,朗曰:“愿一言而死。小臣不敢欺,欲助国耳。”帝问曰:“谁与共为章?”对曰:“臣自知当必族灭,不敢多污染人,诚冀陛下一觉悟而已。臣见考囚在事者,咸共言妖恶大故⑥,臣于所宜同疾,今出之⑦不如入之,可无后责。是以考一连十,考十连百。又公卿朝会,陛下问以得失,皆长跪言,旧制大罪祸及九族,陛下大恩,裁止于身,天下幸甚。及其归舍,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莫不知其多冤,无敢牾陛下者。臣今所陈,诚死无悔。”帝意解,诏遣朗出。后二日,车驾自幸洛阳狱录囚徒,理出千余人。
(选自《后汉书·寒朗传》注:①考案:审处。②楚狱:汉光武帝刘秀儿子刘英为楚王。汉明帝刘庄在位时,楚王因谋逆被废自杀。因这一案件受牵连而被处罚的人“以千数”。③显宗:汉明帝刘庄。④陷入:定罪判刑。⑤物色:指形貌、模样。⑥大故:大事。⑦出之:古代称有罪不判、重罪轻判为出罪,称无罪判刑,轻罪重判为入罪。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疑天下无辜类多如此
B.然恐海内别有发其奸者
C.不敢多污染人
D.诚冀陛下一觉悟而已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试以建等物色独问忠、平今以钟磬置水中
B.乃上言建等无奸王曰“善。”乃下令
C.陛下大恩,裁止于身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1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的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故(建等)多有虚引
B.左右方引(帝)去
C.小臣不敢欺(陛下)
D.陛下问(政事)以得失
1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所连及——凡与楚王案件有点牵连的人
B.无敢以情恕者——谁也不敢为了私人交情而宽大处理
C.臣见考囚在事者——我看到那些审讯囚犯的人
D.臣今所陈,诚死无悔——我今天说的这番话,就是死了也绝不反悔
1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寒朗执法严明,实事求是的一组是
①诸所连及,率一切陷入②乃上言建等无奸③然恐海内别有发其奸者④是以考一连十⑤陛下大恩,裁止于身
A.①④⑤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⑤
1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寒朗和三公府的属官一起审查处理楚王刘英谋逆一案的案犯,颜忠、王平等人的供词中牵连到耿建等四位大臣。皇上知道了非常气怒,令寒朗把与此案有关的人一律定罪判刑。 
B.由于耿建四人否认曾与忠、平相见,寒朗就单独提审忠、平,问四人的模样如何,发现他们编造假供诬告四人的情况。
C.寒朗据实情上奏,说明耿建四人并没有参与谋反。后来又向皇上分析忠、平编假供的动机,并解释审查完耿建四人而没有及时禀告的原因。
D.寒朗不怕皇上发怒,直言强谏,指出因楚王一案牵连,已经造成不少冤案,而大臣怕负责任,不敢说真话。皇上听了有所悔悟,亲自到洛阳狱审理案情,将一千多名无辜的人释放出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