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民要术·序》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 )
| A.目的是为发展商品经济 | 
| B.反映出作者重农抑商思想 | 
| 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 
| D.《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 
某同学在研究下列两幅图片后,对该阶段中国古代社会的变化特征得出一些感悟,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②从世袭到任命
 ③从地方分治到中央集权④从分裂到统一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 (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公里)的都城建制。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 | 
| 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 | 
| 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出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 | 
| D.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建域制度 | 
先秦经典《尚书》多次提到“民主”:“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意即“上天为民求主,天降大任于成汤,使为民主。”材料中“民主”的正确理解是
| A.“民主”是指最高统治者 | B.中国的民主政治早于西方 | 
| C.成汤是民主的领导者 | D.商朝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 
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 B.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 
| 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 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 | 
相传周成王和弟弟叔虞玩耍时手拿梧桐叶对弟弟说:“我把它封给你吧!”一旁的周公马上上前表示祝贺。成王说:“我是开玩笑的。”周公说:“天子无戏言”。后成王把唐封给了弟弟叔虞。这则故事讲的是
| A.世袭制 | B.分封制 | 
| C.君主专制 | D.禅让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