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姚合诗曰:“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此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社会动荡,田野荒芜 | B.区域性商人集团形成 |
| C.重商抑农政策的推行 | D.商业的繁荣发展 |
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主张在当时的效果是()
|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
| B.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
|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 D.使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的平等 |
阅读下列古代科技发明的统计资料,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 A.清朝初期前,中国科技领先于世界 |
| B.鸦片战争使中国科技受到严重打击 |
| C.十六世纪前后,四大发明传至欧洲 |
| D.新航路开辟后,西方近代科技兴起 |
唐诗“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描写了唐朝服饰的艳丽奢华和开放。但宋朝时的服饰却简洁质朴,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唐宋服饰的演变,反映了人们审美观的变化,这种转变主要是由于()
| A.封建经济的衰退 |
| B.专制集权的强化 |
| C.程朱理学的盛行 |
| D.审美意识的觉醒 |
拉尔夫在《世界文明史》一书中指出:“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材料反映了()
| A.科举制的发展推动了元曲地位提高 |
| B.元代是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起源阶段 |
| C.元曲符合普通大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
| D.商品经济发展是元曲繁荣的根本原因 |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理学创始人周敦颐说:“予谓养心不止于寡焉而存耳,盖寡焉以至于无。无则诚立明通。诚立,贤也;明通,圣也。”下列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 A.理学与传统儒学在维护社会伦常方面一致 |
| B.理学教人“学作圣贤” |
| C.传统儒学教人“学做人”,教人“寡欲” |
| D.传统儒学与理学都探究世界的本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