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视察南方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两个“体制”分别指
A.人民公社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C.计划经济体制多种所有制并存体制 |
D.混合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 | 本质是善 | B. | 本质为恶 |
C. | 非善非恶 | D. | 本善习远 |
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 | 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 B. | 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
C. | 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 D. | 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 | 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 B. |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
C. | 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 D. | 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
美国试图通过某项协定,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以此协定为基础所建立的是
A. | 北美自由贸易区 | B. | 世界贸易组织 |
C. | 布雷顿森林体系 | D.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A. | "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
B. | "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
C. | "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
D. | "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