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日:“齐人也,坐盗。”主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手?”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吏二缚一人诣王 (2)晏子避席对曰
(3)子敬素好琴 (4)便径入坐灵床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
(2)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译文: [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如何理解“子敬子敬,人琴俱亡”,请说说你的理由。
课内文言文阅读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年。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芳草鲜美 , 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 屋舍俨然 俨然:_______________ (2)便要还家要:______________
(3) 便扶向路 向:_________________(4)诣太守诣:________________ 有些成语出自选文所在的课文,请写出其中的两个
翻译句子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隆中对》,回答后面问题。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信:(2) 存恤: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2)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在内政和外交上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解释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
(1)略无阙处:(2)不见曦月:
(3)虽乘奔御风:(4)属引凄异: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文章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
文章最后的渔者歌谣体现了三峡秋景怎样的特点?
我国在三峡修建了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请你结合文章说出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的理由,并写出印证理由的原句。
王充博览
王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①,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②。好博览而不守章句③。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④,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日久,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注释:①京师:京城。②班彪:汉代著名学者、史学家,班固的父亲。《汉书》是他早创。③章句:逐章逐句的疏通理解。④肆:店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里称孝(赞扬) | B.好博览而不守章句(美好) |
C.一见辄能诵忆(就) | D.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通晓)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日久,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译文:王充家穷无钱买书时,是怎样读书的?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与友期行() (2)尊君在不( )
(3)入门不顾( )(4)相委而去(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待君久不至,已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友人由“怒”到“惭”,其变化的原因是:
,我认为文中元方是个
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