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日:“齐人也,坐盗。”主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手?”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吏二缚一人诣王 (2)晏子避席对曰
(3)子敬素好琴 (4)便径入坐灵床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
(2)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译文: [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如何理解“子敬子敬,人琴俱亡”,请说说你的理由。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和《赤壁赋》选段,完成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壬戌之秋,七月既望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②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③。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④,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注释】 ①既望:农历十六日。②属:致意,引申为劝酒。③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④冯(píng)虚御风:在天空中驾风遨游。冯虚,凭空、凌空。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或短语。
①念无与为者()②遂至承天寺()
③水波不兴()④遗世独立()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甲段中“闲人”指不贪恋名利而能从容流连美景的人。请结合乙文的内容说说“闲人”在夜游赤壁中是怎样体现的。
下列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闲人如吾两人者”和“羽化而登仙”透露出作者悲观消极、企图逃避的情绪。 |
B.乙段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与王勃的“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相类似。 |
C.张怀民与苏轼一样,都是投身自然、不争名利之人,这从“怀民亦未寝”可以看出。 |
D.甲、乙两段中都写到月光的皎洁,寄托了作者的情感追求。 |
附加题
( 甲 )
宋陈谏议①家有劣马 , 性暴 , 不可驭 , 蹄啮伤人多矣。一日 , 谏议入厩 , 不见是马 , 因诘仆 : “ 彼马何以不见 ?” 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 , 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 , 曰: “汝为贵臣② , 家中左右尚不能制 , 贾人安能蓄之 ? 是移祸于人也 !” 急命人追贾人取马 , 而偿其直。 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 乙 )
范式字巨卿 , 少游学于太学 , 与汝南③张劭为友。劭字元伯 。 二人并告④归乡里。式谓元 伯曰 : “ 后二年当还 , 将过尊亲。 ” 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 , 元伯具以白母 , 请设馔(zhuàn)以候之。母曰 : “ 二年之别 , 千里结言 , 尔何信之诚也 ?” 对曰 : “ 巨卿信士 , 必不违约。”母曰 : “若然 ,当为尔酿酒。”至其日 , 巨卿果到 , 升堂⑤拜饮 , 尽欢而别。
【注释】①陈谏议: 姓陈 , 谏义是官名。②贵臣 : 朝延中的重臣。③汝南: 古地名。④告: 指告假。⑤升堂: 登上大厅。根据上下文语境, 为划线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4分 )
(l) 而偿其直
A. 不弯 B. 故意 C. 通“ 值 ” D. 竟然
(2) 将过尊亲
A. 经过 B. 交往 C. 过于D. 拜访将选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
(1)“ 彼马何以不见 ?” 仆言为陈尧咨售贾人矣。
(2) 后期方至 , 元伯具以白母 , 请设馔以候之。甲乙两段文字从不同侧面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甲文侧重表现了;
乙文侧重表现了。 (2 分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3分)
[甲文]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乙文]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选自 朝历史学家的巨著 ,它记载了秦朝末年大泽乡起义的历史事实,这部书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的含义。(6分)
①度已失期__________
②为天下唱__________
③陈胜佐之__________
④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_______
⑤会天大雨
⑥固以怪之矣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
下列成语中的“亡”与“今亡亦死”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家破人亡 | B.亡命之徒 | C.唇亡齿寒 | D.生死存亡 |
翻译句子。(2分)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甲][乙]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阂县林琴南孝廉纾①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②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③之礼?”即呼备④,赍⑤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注释】①林琴南孝廉纾(shū):林纾,字琴南,福建阂县(今福州人)。近代文学家,尤以翻译外国小说名世。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②亟:急忙。③束修:本指十条干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间赠送的礼物。④呼备:叫人准备。⑤赍(jī):携带。解释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从师读( ) ②负以致师( )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师 怒 谓 其 窃 却 弗 受。林琴南为什么急忙回家取米送给老师?
从中可以看出林琴南是一个怎样的人?
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莲,花之君子者也。象征君子不与污浊的环境同流合污,也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的句子是:
,。文章结尾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