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水稻种子为材料,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有何影响。请你帮他完成这个科学探究过程。(5分)
材料用具:
大小相同的培养皿五只,大小、饱满程度相同的水稻种子100粒,小纱布10块,以硫酸为材料分别配制的PH=5、PH=4、PH=3、PH=2(酸性依次增强)的“酸雨”各20毫升等。
方法步骤:
将5只培养皿分别编号为A、B、C、D、E。
在5只培养皿里各铺一块小纱布,其上均匀各撒20粒水稻种子,然后再用小纱布盖好。
向A培养皿中均均匀喷洒清水(PH=7)5毫升,使之刚好将要淹没种子。
向B、C、D、E四只培养皿中分别喷洒PH=5、PH=4、PH=3、PH=2的“酸雨”。
盖上培养皿,将它们都放在适于种子萌发的环境里。
第④步中向B、C、D、E四只培养皿中加入的“酸雨”应均为多少毫升?_____________
为何要准备水稻种子100粒而不是几粒?___________
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在实验结果得出之前,我们可以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预测1:随着PH值逐渐减小,种子萌发率逐渐升高,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具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预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两套实验方案:
方案一:将同一树的部分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接种细菌,乙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环境中,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方案二:取两种树的等量落叶,分别标为丙组和丁组,将两组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丙组接种细菌,丁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的环境中,两组在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提出的假设是 。
(2)方案一中的实验变量是 。
(3)方案二中有 个变量,最终可能获得的实验结果是 组的树叶被分解。
(4)比较以上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较科学的是实验方案 ,原因是该方案符合 原则。
(5)实验过程中要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温润,这样做的原因是为细菌生长繁殖需要 。
(6)请将下面培养细菌的操作步骤进行排序: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A.恒温培养 | B.接种 |
C.高温灭菌 | D.配制培养基 |
(7)在观察现象时,发现两培养基上的菌落都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可判断这是 (填细菌或真菌)菌落。
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食品发生变质的现象,造成经济损失和身体伤害。某小组同学为了探究细菌、真菌生长需要哪些环境条件,设计了如下方案:
实验用品:滴管、自来水、纸盘、透明塑料袋、未加防腐剂的新鲜面包等。
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A |
B |
C |
D |
|
面包 |
套袋干面包 |
套袋湿面包 |
套袋干面包 |
套袋湿面包 |
温度 |
25℃ |
25℃ |
4℃ |
4℃ |
自来水 |
不加 |
加 |
不加 |
加 |
(1)根据生活经验,请你推测小组实验中最先长出细菌、真菌的是 (填字母)。
(2)通过探究活动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你认为霉菌的生活需要条件是 、 和 。
(3)该小组同学如果只探究常温下水分对细菌、真菌生长的影响,实验设计错误之处是 。
下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相同的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了。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然保鲜的是____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肉汤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 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
A.瓶子的大小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D.实验时间的长短
(3)乙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则是
(4)这个实验证实了细菌( )
A.是自然发生的
B.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5)和植物细胞结构相比较,细菌的独有特征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荚膜
D.无成形细胞核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想探究酵母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条件,设计了下面一组实验,室温下,在A、B、C三个烧瓶中均加入等量的酵母菌,其他条件如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上述实验中,A、B两组装置的变量是____________,变量为葡萄糖的一组是____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能产生气体的是____________瓶,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了____________气体。打开该瓶瓶塞,还会闻到一股酒味,说明同时还产生了____________。
(3)以上实验说明,酵母菌的生长繁殖需要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酵母菌在人类的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试写出一例。
小强在学习了昆虫的生殖与发育相关知识后,产生了探究的兴趣,便买回20只家蚕幼虫,进行饲养与实验。
(1)在饲养家蚕过程中,小强发现桑叶很有限,于是设想:青菜叶是否能用来饲养家蚕呢?对此他进行了探究实验:
①将20只家蚕幼虫等分成甲、乙两组,放置在相同且适宜家蚕生长发育的纸盒中。甲组用桑叶饲养,作为
组;乙组用等量的 饲养。每天都清理纸盒。
②经过20多天后,甲组家蚕幼虫长大、成熟,吐丝结茧;乙组家蚕幼虫却不食、变小、死亡。
由此,小强得出结论: 。
(2)甲组家蚕幼虫发育成蚕蛾后,交配、产卵,小强得到了许多蚕卵。小强认为,蚕卵的孵化需要20℃~25℃的条件。为此,他做了探究实验:选取20粒蚕卵等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放置于10℃的环境中,乙组放置于23℃的环境中(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10多天后,观察两组蚕卵的孵化情况。
①小强此实验探究的是 对蚕卵孵化的影响。②请你写出支持小强假设的实验现象(预测):
甲组蚕卵 ;乙组蚕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