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研究者选取南瓜幼苗进行了无土栽培实验,右图为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A点时叶肉细胞中 O2的移动方向是                                。研究者用含的葡萄糖追踪根细胞有氧呼吸中的氧原子,其转移途径是                
                                                   
(2)据图分析,光合酶对温度的敏感度比呼吸酶对温度的敏感度      ,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佳温度为      ℃。
(3)限制AB段CO2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图中           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4)研究者分别用12%的氧气和 22%的氧气对两组幼苗的根系进行持续供氧。一段时间后,测得用 12%的氧气处理植株的干重显著低于另一组,原因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是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问题。
(1)下图表示的反应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2)请据上图回答:在有光条件下,停止供给CO2时,二磷酸核酮糖的浓度变化是 ;磷酸甘油酸的浓度变化是
(3)请据上图回答:
①在有光条件下,停止供给CO2时,二磷酸核酮糖的浓度变化如图2是 ;磷酸甘油酸的浓度变化如图2的 。(图2中虚线处表示进行各种处理的时间)
②在CO2存在条件下,将植物从暗处移到明处后,磷酸甘油醛的浓度变化如图2的





(4)线粒体中生成的能量的去向是 ,合成的ATP的场所是
(5)将提取的完整线粒体和叶绿体悬浮液,分别加入盛有丙酮酸溶液和NaHCO3溶液的两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给予充足光照,都会产生气泡。请问这两种气泡成分是否一样?请解释原因。 。因为:丙酮酸在 中进行 ,产生了 ,叶绿体利用 进行 产生

现有A、B、C三种灯泡,其发出光波的波长与光辐射强度的关系如下图Ⅰ所示,现需从中选择一种灯泡用于温室中给植物补光,期望最大限度地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为此某同学设计了图Ⅱ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注: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430~450nm的蓝紫光和640~660nm的红橙光。)

(1)根据图Ⅱ实验现象推断A、B、C三种灯泡与图Ⅰ中三条曲线之间的对应关系:A、B、C,温室中选择种灯泡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2)Ⅱ中任意一组装置由明处移至黑暗,则细胞中C5化合物的含量,其原因是
(3)给黑藻提供NaH14CO3,则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
(4)细胞叶绿体含有4种色素、若用层析液对色素进行提取与分离,可以看到滤纸上出现4条色素带,他们的颜色由上到下依次是
(5)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进行光反应的场所是。总反应式是

下图表示苹果的果实在不同外界氧浓度下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当外界氧浓度在5%时,苹果果实进行的呼吸类型是,此时呼吸作用的终产物除了CO2外,还有
(2)苹果果实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重合,表明从P点开始,苹果果实进行的呼吸类型是,判断的依据是
(3)在外界氧浓度为6%时,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之比是4﹕3,此时苹果果实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0.2摩尔,至少需要吸收摩尔的O2

图1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图4是图1中部分结构的放大,据图回答。([ ]内填图中标号,上填适当内容的文字。)


(1)图中的结构1~15中不应该出现的是[]和[],因为
(2)可能含有水溶性色素的是[],此结构为
(3)结构15与[ ]的形成有关,形成的场所。
(4)图2所示结构的名称;图3所示结构的名称;图4所示结构的名称,它们在结构上的主要共同点是。除此以外,它们还具有的共同特点是都具有

图甲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乙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假设甲图代表的细胞处在细胞周期中,则甲图代表的细胞相当于乙图的区间,为细胞分裂的,此时(细胞器)活动增强;若甲图细胞中4和5结构消失,则消失的时间相当于乙图的区间,为细胞分裂的。
(2)甲图所示结构是否来自细菌?。简述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