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②细胞学说揭示了“老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③柳树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④胆固醇、磷脂、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
⑤蛙红细胞、人肝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不断更新
| A.①③⑤ | B.②④⑤ | C.②③④ | D.②③⑤ |
切开的苹果不立即食用,果肉很快变成棕褐色,这因为细胞被破坏后,其中的酚氧化酶与酚类物质接触,使其被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完整苹果则不会出现是因为()
| A.小分子的酚类物质可自由通过生物膜 |
| B.酚氧化酶只能在细胞外催化酚类物质氧化成棕褐色物质 |
| C.细胞有生物膜系统存在,使酚氧化酶与酚类物质不接触 |
| D.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结构协调统一完成生理活动 |
如图为溶酶体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各种细胞内都含有溶酶体 |
| B.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与水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同 |
| C.溶酶体吞噬入侵细胞的病原体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
| D.溶酶体破裂后,其内部各种水解酶的活性应升高或不变 |
某同学将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观察混合物15 min,看其是否会凝固,结果如下表。根据姜汁使牛奶凝固的结果,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可证明新鲜姜汁含有一种酶,该酶能促使牛奶凝固 |
| B.20℃和100℃时酶的活性低,是因为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
| C.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
| D.60℃和80℃不一定是酶最适温度,在这范围内增加一定梯度的实验组可以确定最适温度 |
对下列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膜系统的产生,降低了细胞代谢效率 |
| B.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死亡,有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
| C.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 |
| D.细胞分裂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 |
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图2表示番茄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据图不能体现的信息是()
| A.由图2可知,植物根细胞吸收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
| B.由图1可知,水稻对SiO44-需求量最大,番茄对SiO44-需求量最小 |
| C.图2中的A点,离子吸收速率很低主要受能量供应的限制 |
| D.图1水稻培养液里的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不吸收Ca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