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实验器材: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物体(ρ>ρ>ρ盐水>ρ),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

小明利用上述器材完成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物体
物体重力/N
液体密度
g/cm3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cm3
物体浸在液
体中时测力
计的示数/N
物体浸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N
1

4
1.0
40
3.6
0.4
2

4
1.0
60
3.4
0.6
3

4
1.0
100
3.0
1.0
4

4
1.2
100


5

2
1.2
100
0.8
1.2

(1)在第4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这个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N,表格中①的数据为     N,②的数据为     N。
(2)分析比较第1、2、3次实验,能够得到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     有关;分析比较第3、4次实验,能够得到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     有关。
(3)探究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本身密度的关系时,应分析比较     两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可知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密度     (选填 “有关”或“无关”)。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华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连接了如下的电路,请你帮他分析这个电路中的问题。


(1)甲图中电路连接有错误,请你找出来并在连接线上画“×”
(2)这样的连接错误会产生什么样的现象?会造成什么危害?
(3)将乙图中L1 、L2两只灯泡连接成并联电路,电流表测干路中的电流。右图是电流表测得的某次电流,则该电路中电流是安(连电路4分,读数1分)
(4)小华利用以上装置做“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实验,得到以下数据:

接法
灯泡L1电流(A)
灯泡L2电流(A)
总电流(A)
串联
0.12
0.12
0.12
并联
0.22
0.26
0.48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是:

(2)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是: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莹同学遇到了如下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1)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在光屏的上边沿,如图所示.要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间,你建议的方法是
(2)调整后,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移动(选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3)再把蜡烛移到B点处,这时无论怎样调节光屏的位置,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这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像;要想看到这个像,应从图中的(选填:“C”或“D”)箭头所示的方向去观察。

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他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3)(4分)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观察了水自然冷却过程,他
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图像如丙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
特点是;做上述实验时环境温度(即室温)是0C。

海波是晶体,石蜡是非晶体.小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海波的熔化图象是(填写序号).

(1)分析图象A可获得的信息有:


(2)分析图象B可获得的信息有:(填一条即可) ______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好奇地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发现仍可以在屏幕上成像,拿开眼镜后,像变得模糊不清,把屏幕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又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材料二:右图是人的眼球结构图,正常人的眼睛通过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可以看清近处和远处的物体。
根据上面的材料,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近视眼镜的镜片是透镜,对光有作用。
(2)与凸透镜成像对比,人的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视网膜相当于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如果某同学看远处的物体时,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应该配戴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