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贵族编辑家法、族谱蔚然成风,如刘孝标注释的《世说新语》载录家谱多达数十种。下列与这种现象的兴起有关的是
A.察举制 | B.九品中正制 |
C.中央集权制 | D.科举制 |
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耕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了“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
B.专制制度的衰落 |
C.西方文明的影响 |
D.抑商政策的松动 |
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A.君主立宪的观点 |
B.革命权利的学说 |
C.社会契约的理念 |
D.天赋人权的思想 |
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
A.背离了美国革命的原则 |
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
C.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
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
有学者指出:“那些为17世纪的大部分欧洲人难于理解和在当时的大不列颠尚未获得全胜的原则(自由与平等),已在新英格兰(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的法律上得到了全部承认,并被订于法律的条款之内。”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17世纪的新英格兰已是一个法制国家 |
B.美国的民主政治早在17世纪就开始孕育 |
C.17世纪的英国还处于封建势力的统治之下 |
D.欧洲在17世纪时并未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 |
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和美国《独立宣言》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和资产阶级的要求。其内容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
A.都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
B.都反对压迫,要求平等、自由、民主 |
C.都反对殖民压迫,实现民族独立 |
D.都要求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法治”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