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文字说明: 1974年泉州市后渚港出土的南宋中型远洋商船该船长为34米,宽11米,深4米左右,载重量200吨以上。)
材料二: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加以管理。广州、________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外国商人是中国海船的常客。
材料三: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市舶: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亦指海外贸易。)
请回答:
(1)请在材料二的划线处填空。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当时外国商人成为中国海船常客的原因。〈答出2个要点〉
(3)材料一反映了宋朝造船业的发达,请利用材料二、三,分析其中的原因。〈答出2个要点〉
请你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制成一个示意图,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情况作一个大致的描述。
为以下图片填写说明:
1.2.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历史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屈辱.抗争和自强史的缩影,北大清华自诞生起,就担负起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它的校风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材料二:清华大学始建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一百年前的1911年,当时它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学校建在惨遭侵略者洗劫过的圆明园附近的清华园。多难兴邦,知耻而后勇,一百年来,清华大学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兴国英才和治国栋梁。
材料三:在北大校园中有一座金属雕像(如图),石基上摆放着两个螺旋状的大写英文字母D和S,D代表民主(democracy),S表示科学(science),在字母S顶端上还有个圆球。
材料四:台湾也有一所清华大学,两岸清华大学同根同源,有着共同的校名、校史、校训、校徽、校歌和文化传统。有人说两岸清华“同根同源”,“一个招牌,两间店面”,“正是两岸关系的写照”。2011年4月24日是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纪念日,两地清华大学共同庆祝百年华诞,并各派副校长带队前往对方参加庆典。
回答问题:
(1)京师大学堂创办于什么时期?北大的校风能使你联想到中国近代史上哪两件大事?
(2)1900年是庚子年,想一想,材料二中的“庚子赔款”是依据什么战争后签订的什么条约产生的?洗劫圆明园的侵略者是谁?
(3)材料三中“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是哪位历史人物首先提出的?
(4)形成“一个招牌,两间店面”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5)回顾北大清华的历史,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中国进入19世纪中期以后,在本国封建统治和外国殖民压迫下,逐渐病入膏肓。为挽救中国于危难,不少仁人志士寻找济世良方,展开一场场“救治行动”。
【救治之路】
(1)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说它们各指什么运动。
①自我疗伤:
②温药慢治:
③猛药重治:
【再次问诊】
(2)随着救治行动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中国的“疾病”不仅是在肌体上,更多是在头脑中,针对这一发现,“名医”开出了什么良方?
【聚焦名医】
(3)以下是对中国展开救治行动的各位“名医”,你最敬佩的是哪一位?请说出他最主要的贡献
【大道行思】
(4)尽管“名医”们开出了不同的药方,但这些药方有着共同之处,请指出其中的一点。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某班同学对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的曲折历程进行了探究,请你也积极参与,共同完成。
(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列表格:
地点 |
发生的重大事件 |
历史意义 |
上海 |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
南昌 |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抗统治的第一枪; |
|
井冈山 |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
延安 |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
(2)近年来,红色旅游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以下是某班同学列举出的一些“红色旅游区”,请为每个旅游区选出相应的主题:
A:“历史转折,出奇制胜” B: “革命摇篮领袖故里” C:“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①以上海为中心的“沪浙红色旅游区”。()
②以韶山.井冈山为中心的“湘赣红色旅游区”。( )
③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 )
(3)“红色旅游”近年来逐渐升温,请结合以上内容,说说各地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有何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