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在议会上、下两院召开的全体会议上,决议请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共同统治英国,同时向他们提出一个要求:国王以后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威廉接受了这些要求,继位英国王位,是为威廉三世。
材料二:认为这个大陆可以长期受任何外来势力的支配,这种想法是悖理的,违反事物常规的,也是不合历代先例的。甚至英国最有自信的人也不这样想。在这个时候,人们即使竭尽智慧,要不谈独立而保证这个大陆苟安一年,也是办不到的。和解在现今是个荒谬的梦想。
材料三:“14日,星期二,无事。”这是路易十六对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这天,手持武器的巴黎市民攻占了巴士底狱,这是推翻专制统治最具象征意味的形式。由此开始,一场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发生了。
(1)材料一中的议会上提出的要求反映了英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2)材料二中“这个大陆”指的是什么?“可以长期受任何外来势力的支配,这种想法是悖理的”中的“外来势力的支配”是什么意思?在谁的领导下赶走了这个“外来势力”?
(3)材料三所述,“一场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指的是什么?此次革命到底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世界近代史上欧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造 纸图二活字印刷
材料二:造纸术经阿拉伯人引入葡萄牙,在13世纪到达西方,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1450年前后德意志人古登堡等,在木活字的基础上,用铅、锡、锑的合金铸成活字。
——《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三:“……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
请回答
(1)请说出我国历史上对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改进做出贡献的两位人物的姓名。
(2)根据材料二分析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简要指出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播对欧洲资本主义产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十八界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全面深化改革是十八界三中全会的最大亮点。为庆祝十八界三中全会的召开,某校九年级一班开展了“改革成就中国梦,改革铺就强国路。”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改革档案】
材料一
A.历山大二世 | B.明治天皇 | C.罗斯福![]() ![]() ![]() |
D.列宁E.邓小平 F.戈尔巴乔夫 |
(1)小华同学在整理世界历史著名改革卡片档案时。发现有部分卡片乱了,请你帮她把卡片放在相应的人物栏目中
卡片内容 |
人物 |
摆脱民族危机,走向资本主义道路 |
|
开始于20世纪下半期,找到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
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和方向,导致国家解体 |
【改革历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史实说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材料三说明我国改革开放的特点是什么?
【改革经验】
汲取世界改革经验,实现中国腾飞,通过此次主题活动,请就深化改革需要注意哪些方面,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桥飞架中欧】
材料一:
材料一中的欧盟属于什么性质的组织?它的出现度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中俄两国是近邻,在历史上有过竞争,也有过合作。请列举二战期间中俄两国合作的史实。
【中非崭新一页】
材料二:
(3)历史上中非合作谱写了辉煌的篇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中非友好合作的表现。
【顺应历史趋势】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组织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适应了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经济全球化的需要,适应了当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需要,发展中国家为适应这种变化,积极参与各种国际组织,推动了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趋势。
据材料三,中国为顺应这种变化,积极参加了各种国际组织活动,试举一例。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活动的认识。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但近年来中日关系跌宕起伏、纷争不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3月8日,全国人大会议上,外交部长王毅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至于有人将现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我想强调的是,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做榜样。”
材料二:国际在线报道(记者:王洋):一直以来,不断有日本人否认南京大屠杀等史实!2014年2月3日,日本NHK(日本放送协会)一名高层经营委员、作家百田尚树又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就历史认识问题发表狂妄言论,并拒绝道歉。
材料三:当地时间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迎来12月26日执政一周年之际,参拜靖国神社。
材料一所述的1894年、1914年的中国处于什么政府统治时期?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从成因方面分析为什么不能把一站前的英德关系和现在的中日关系相提并论?
(3)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你如何理解王毅所答的“2014更不是1894”?
【反思篇】
材料三:毫不动摇地坚持、与时俱进地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丰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
------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制度是什么?西方民主政治从产生起就存在局限性,请举例说明。
(2)以上材料反映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